数陈迹。何处春风最忆。疏芜近,半茧小园,翠黛窥窗玉峰仄。红螺曾劝客。柳影饧香寒食。题诗罢,藉草醉眠,鹤子飞来记相识。匆匆赋行色。便瘦马柔帆,同指京国。仙山赚了闲词笔。
笑玉女无意,上清沦散,江南樱笋催倦策。怅从此离隔。追昔。正岑寂。讶一幅云蓝,遥堕双翼。徐陵新咏青衫湿。待把手何处,和他悽恻。梅花开后,试为我,扫片石。
兰陵王 · 得九来书却寄即讯野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兰陵王·得九来书却寄即讯野臣》是清代诗人李良年的一首词作。这首词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之情。词中不仅描绘了自然风光的美景,还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对远方的向往。
从词的开篇“数陈迹”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往昔经历的回忆与感慨。这种怀旧的情感贯穿全词,使得整首作品充满了历史与现实的交错感。接下来,词中描述了春风中最令人怀念的地方,那里的景色如何让人流连忘返。疏落的草丛、半掩的小园以及隐约可见的翠黛峰,都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词的意境,也使读者能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作者所描绘的自然之美。
词中提及了红螺曾劝客饮酒赏春的场景。这不仅是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也是对友情的一种珍视。柳影映衬下的春光和饧香四溢的寒食节,共同构建了一幅充满诗意的图景。这种描写不仅增加了词的艺术魅力,也反映了作者在特定时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再往后,词人提到了题诗之后借草卧眠的情景,以及鹤子飞来时带来的惊喜。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词的生动性,还体现了作者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同时,这种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记录,也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敏锐的观察力。
词的最后一句“匆匆赋行色”透露出一种急迫的情绪。这种急迫不仅仅是为了赶路或办事,更是一种对远方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待。这种复杂的情绪使得整首词更加饱满和动人。
《兰陵王·得九来书却寄即讯野臣》不仅是一首表现自然美和人文情怀的诗词,也是李良年对生活、友情和远方的一次深刻反思。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往昔记忆的深情抒发,这首词展示了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高超的文学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