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令蓝村规予久不遂结茅之约,寄此订后期

前岁别、满溪风燕。今岁别、又半汀霜雁。两度丁宁,只说我、归耕晚。真负汝,十载西畴伴。衰杨外,枫乍染。
峭帆轻、一霎吴江远。松扉竹屋村南路,粗就也、早归梦先占。故人应笑,依旧门掩。准拟来春,相见不是梅花岸。定是桃花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婆罗门令”是明代文学家高启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蓝村等待结茅之约的心境,以及与友人共饮时的豪迈之情。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开篇便以“婆罗门令”四字起兴,寓意深远。婆罗门是印度古代的一种官职,象征着尊贵与权威。而“令”则暗示了某种命令或规定。这四个字的组合,既体现了作者的身份地位,又暗示了其内心的期待与渴望。

诗人以“蓝村规予久不遂”作为主体部分,进一步展开叙述。这里的“蓝村规予”指的是作者与友人之间的约定,即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或地点相聚。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个约定已经拖延了很久,未能实现。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约定被延迟的无奈与遗憾。

在“寄此订后期”一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次相聚的期望和期盼。他希望这次相聚能够成为双方友谊的见证,成为彼此人生中的重要里程碑。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这次相聚的殷切希望和期待。

整首诗的语言朴实,意境深远,通过描绘与友人之间的约定和期待,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豁达与乐观,即使在面对困境和挫折时,依然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积极面对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