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荆公昼寝

百年萧散迹,强半此中居。
淡意云能学,迟情日不如。
画收四壁静,琴在七弦虚。
自觉清凉甚,非关潦倒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王荆公昼寝》是清代诗人李宪乔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与独特理解。以下是关于《和王荆公昼寝》的详细介绍:

  1. 诗人简介:李宪乔,字子乔,号少鹤,是清代山东高密人。他以工诗文闻名,有丰富的文学成就。在乾隆四十一年,他被召试举人,官至归顺知州。
  2. 诗歌原文:百年萧散迹,强半此中居。淡意云能学,迟情日不如。画收四壁静,琴在七弦虚。自觉清凉甚,非关潦倒余。
  3.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通过对比、比喻等手法,生动描绘出昼寝的宁静与内心感受。整首诗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体现了作者超然物外的心境。
  4. 创作背景:虽然《和王荆公昼寝》的具体创作背景不详,但可以推测这首诗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或生活情境下创作的,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思考以及对个人精神世界的探索。
  5. 艺术价值:李宪乔的这首作品不仅在形式上遵循了古典诗歌的规范,而且在内容上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和王荆公昼寝》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蕴含丰富哲理、反映诗人心灵世界的重要诗歌。通过深入解读这首诗,可以更好地理解李宪乔的创作风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