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顺书感

喧喧拥鼓吹,簇簇森列驺。
仪卫一何雄,为是临边州。
却顾居中人,未免多惭羞。
据案阅文牍,琐细剧毛輶。
所列非一绪,强半因徵求。
上以供长官,下为胥吏谋。
闲及民生者,具文泛且浮。
空见日扰扰,火急疲置邮。
旧学竟安在,徇俗为苟偷。
胡不自引退,草衣归田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归顺书感》是清代李宪乔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通过描述临边州的仪卫和文牍工作,反映了作者在处理公务中的种种无奈与矛盾心理。

在探讨这首诗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其背景与作者信息。李宪乔是清代的诗人,其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而《归顺书感》则是他晚年的作品之一,反映了他在官场上的困顿以及对人生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从诗歌内容上来看,诗的开头“喧喧拥鼓吹,簇簇森列驺。”便描绘出一幅繁忙而又庄严的场景。紧接着的诗句“仪卫一何雄,为是临边州”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职责所在之地的自豪感,同时也隐含了对周边环境的担忧。然而,随着诗句的展开,作者的心境开始发生变化:“却顾居中人,未免多惭羞。”这句表明了作者在面对上级或同僚时的内心冲突和不安。接下来,“据案阅文牍,琐细剧毛輶。”则具体描绘了作者日常工作的繁琐性,以及这些工作的枯燥与无趣。

进一步分析,诗歌中还透露出作者对于权力结构和官僚系统的批评。例如,“所列非一绪,强半因徵求。”指出了很多工作都是为了上层的需求而做,缺乏真正的意义和目的。最后,“空见日扰扰,火急疲置邮。”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种忙碌生活的无奈和疲惫感。

在理解了《归顺书感》的内容后,可以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此诗:

  1. 政治讽刺:李宪乔通过描写官场中的繁文缛节和形式主义,间接讽刺了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风气。
  2. 个人情感: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个人情感的复杂性,如对权力的羡慕、对工作的厌倦,以及对个人价值的探索。
  3. 社会批判:通过具体的工作场景,如文书工作,展示了当时社会运行的一些弊端,如官僚主义和效率低下。
  4. 历史反思:作为晚清时期的文人,李宪乔的作品可能包含了对当时社会变革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归顺书感》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面镜子,映射出那个时代官员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代晚期的社会状况及其背后的文化因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