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 送灶

听千街响竹,趁宵半、送神归。正白马迎初,黄羊荐后,风漾灵旗。琼卮漫教醉倒,怕曛曛、夜奏绿章迟。知否天阍万里,九门虎豹环司。芳时。
彩燕丝鸡。中妇艳,少儿嬉。笑因热何人,踞觚凭我,媚奥奚为。休辞岁盘草草,供梅花、聊当赠行词。好问和羹心事,炊香到处春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木兰花慢·送灶》是清代杜文澜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家庭和亲人的深深眷恋以及对传统节日习俗的纪念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词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杜文澜(1815—1881),字小舫,浙江秀水人,清代诗人、书法家、教育家。他曾担任过县丞、海州分司运判等职,并参与编纂南宋吴文英、周密的词集,著有《采香词》。他的诗歌作品在形式上追求古雅,语言上清新脱俗,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
  2. 创作背景:杜文澜在词中描绘了送灶节的热闹场景和人们对这个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展现了民间风俗和节日氛围。词中的“听千街响竹”、“趁宵半、送神归”等句生动地捕捉了节日气氛中的喧闹与宁静,体现了词人在艺术上的精湛手法。
  3. 作品鉴赏:《木兰花慢·送灶》在艺术表现手法上颇具特色。它运用了大量的意象来表达词人的情感和思想,如“白马迎初”、“黄羊荐后”和“灵旗风漾”,这些意象富有象征意义,增强了词作的艺术效果。此外,词中的语言优美流畅,充满了古典韵味,读来给人以美的享受。
  4. 情感表达:通过对送灶节的描述,杜文澜表达了对家庭成员的深情厚意。他通过描绘节日里的各种活动,不仅展示了民俗风情,更寄托了他对家人的思念和祝福。这种情感的表达,让读者能够体会到词人与自然、家庭之间的紧密联系。

《木兰花慢·送灶》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学作品,也是一幅生动展现中国传统节日风俗的画卷。通过欣赏这首词,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