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寅狱中感怀

商飙凉劲秋,昊天降霜露。
采采孤葵根,展转愁其足。
幽兰在庭柯,馨香莫能蠹。
君子谅不惜,零落伤中路。
庶事多贸理,人生信所遇。
俯仰终古间,谁知龙与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庚寅狱中感怀》是清初诗人宋琬的作品,由四首五言排律组成,体现了作者在明末清初动荡的历史背景下的深刻感受。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

  1. 作品原文
    商飙凉劲秋,昊天降霜露。
    采采孤葵根,展转愁其足。
    幽兰在庭柯,馨香莫能蠹。
    君子谅不惜,零落伤中路。
  2. 作品解析
  • 商飙凉劲秋,昊天降霜露:描述了深秋时节,秋风凛冽,天空中飘落着霜露的景象,象征着一种凄凉和冷清的氛围。
  • 采采孤葵根,展转愁其足:通过描写孤独的葵花和它的根,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无常和人生的感慨。葵花虽美,但终将凋零,而其根则因孤独而忧愁,这种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深度和内涵。
  • 幽兰在庭柯,馨香莫能蠹:以幽兰自喻,表达了诗人即使在困境中依然保持高洁品质的决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外界诱惑的拒绝,以及内心坚守道德的决心。
  1. 作品背景
  • 时代背景:该诗作创作于明末清初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诗人宋琬身处其中,感受到了时代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沉浮。
  • 个人经历:宋琬在明末因族子被诬陷参与逆谋而入狱三年,后虽获释但仍流离失所。这些经历使得他在作品中流露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1. 主题思想
  • 人生哲理:诗中通过对生命无常、世事沧桑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来表达对人生和社会的感悟。
  • 道德坚持: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道德的坚持,即使在逆境中也不放弃自己的信仰和追求。这种坚持体现了诗人的精神风貌和道德情操。
  1. 艺术特色
  • 形象比喻: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孤葵比作自己的孤独和忧愁,将幽兰比作自己的高洁品质,这些形象的运用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节奏韵律:《庚寅狱中感怀》采用五言排律的形式,通过严格的格律和韵律的安排,使得诗歌更加和谐优美,同时也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1. 历史影响
  • 文学价值:宋琬的这部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宋琬个人创作的代表作,也是研究明末清初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
  • 后世评价:历代学者和文学评论家对宋琬的诗歌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宋琬的诗歌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1. 启示意义
  • 历史反思:《庚寅狱中感怀》提醒人们要关注历史,从中汲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同时,也要珍惜和平稳定的生活,不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
  • 精神传承:宋琬的诗歌展现了坚韧不拔、勇于抗争的精神风貌,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庚寅狱中感怀》不仅是宋琬个人情感的真实流露,更是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一种深刻反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可以从中汲取到坚持信念、勇敢面对困难的勇气。《庚寅狱中感怀》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使其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