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夫竞权势,志士怀荣名,杀身非一端,天道常患盈。
汤汤桐柏水,有时浊且清。羲和无停策,日月东西征。
自非空桑子,岂不念所生。宛彼鸣鸠诗,凄恻涕沾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庚寅狱中感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诗句解读:

  1. “夸夫竞权势,志士怀荣名。” - 这句诗描述了那些志向高远、渴望权力与名声的人。在古代中国社会,权力和名誉常常被视为成功和成就的标志。这里,”夸夫”指那些争权夺利的人,”志士”则是指有高尚理想和抱负的人。他们追求名利,不惜一切代价。

  2. “杀身非一端,天道常患盈。” - 此句表达了一个人为了某种理念或信念而牺牲自己的生命。”杀身”指的是极端的自我牺牲,”非一端”强调了这种行为的多样性和不一致性,表明并非所有人都愿意为正义或真理付出生命的代价。最后,”天道常患盈”暗示宇宙的自然法则倾向于保持平衡,但这种平衡有时可能被过度的欲望所打破。

  3. “汤汤桐柏水,有时浊且清。” - 这两句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变化无常。”汤汤”意味着水势浩大,”桐柏水”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地名或象征,代表了自然界的力量。水的流动有时清澈见底,有时又浑浊不清,这象征着世事的无常和变化。

  4. “羲和无停策,日月东西征。” - “羲和”通常指的是太阳神,负责引导日出日落。这里的”无停策”意味着太阳每天都沿着相同的轨迹移动,不受外界干扰。”日月东西征”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无论人们是否注意到,太阳和月亮都始终沿着各自的路径运行。

  5. “自非空桑子,岂不念所生。” - 这句话是对上文的一种反思,指出即使是圣人也不能免俗。”空桑子”可能是一个隐逸的象征,表示那些超脱世俗的人。然而,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和责任,不可能完全脱离现实生活。

  6. “宛彼鸣鸠诗,凄恻涕沾缨。” - 通过比喻,诗人表达了内心的悲伤和哀愁。鸣鸠(布谷鸟)的诗歌可能代表了春天的到来,而诗人却感到悲伤,泪水湿润了衣带。这里的”鸣鸠诗”可能象征着生命的循环和自然的更迭。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志士和现代囚犯的不同命运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他通过描绘自然景观的变化、对人性的观察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描述,传达了对宇宙秩序和个人责任的思考。诗中的哲理和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画面,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艺术技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