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研久伴镫青,金质黄流范古硎。
汉代何人寻灌垒,雩阳有志纪洪铭。
方之铜雀歌钟远,润以玉蜍战血荧。
珍重传家供翰墨,毋烦端歙斫山灵。
灌瓦研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灌瓦研诗》是由明末清初的江西吉水人李元鼎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个人经历紧密相关,反映了他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作者背景:李元鼎是明朝天启二年进士,后因响应李自成起义军进入京师,在清朝建立后被授以太仆寺少卿之职。顺治元年之后,由于政治原因,他曾被判处绞刑并减罪,但未遂而卒。他的一生颇具波折,但在其短暂的生命中,他并未停止文学创作,留下了许多作品。
诗歌鉴赏:《灌瓦研诗》以其简洁有力的语言、深邃的内涵以及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著称。例如,“梅花研久伴镫青”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梅花的香气与灯光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再如“金质黄流范古硎”,则运用了金属质感与古老石制的对比,传达出岁月沉淀下的厚重感。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文学价值:李元鼎的诗歌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他的作品不仅展示了个人的艺术追求,还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某些面貌。特别是在清代文人普遍重视经世致用的背景下,李元鼎能够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社会现实的观察与思考,显示了其独到的见解和高超的诗歌技巧。
《灌瓦研诗》作为李元鼎的代表作品之一,不仅仅是一首普通的诗歌,它更是作者情感与思想的具象化表达,是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珍珠。对于爱好古典文学的人来说,了解这样的作品不仅是对历史的一种追溯,也是对文化的一种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