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研久伴镫青,金质黄流范古硎。
汉代何人寻灌垒,雩阳有志纪洪铭。
方之铜雀歌钟远,润以玉蜍战血荧。
珍重传家供翰墨,毋烦端歙斫山灵。

【注】

①灌瓦:用瓦当。研:琢磨,刻镂。梅:梅花。②范古硎:古代的磨刀石。③汉代:指汉朝时期。④雩(yú)阳:地名,汉时县名,在今江西吉安市境内。⑤方之:比作。⑥铜雀台、钟山:都是东汉末曹操建造的著名建筑。⑦玉蜍:盛酒或盛水的器具。⑧端歙:砚石。⑨斫(zhuó):砍削。⑩翰墨:笔墨纸张。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一次访友时写的一首题赠诗。前二句写访友途中所见,后二句写友人对书法艺术的造诣。全诗语言流畅,富有韵味,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书法成就的赞赏之情。

首句“灌瓦研诗”中的“灌瓦”,是指用青砖铺成的道路,也指道路两旁的青砖墙。“灌瓦”与下句的“研诗”相对,既表明这是一条青砖路,又是说诗人一路行走,边走边在路边的青砖墙上研磨诗篇。

第二句“梅花研久伴镫青”,说的是诗人在这条青砖道上,一边行走,一边吟诗。诗人所咏的是梅花,因为梅花在冬天开,又与腊月、正月相符。梅花在冬日绽放,正像青砖路上那一盏盏明晃晃的灯笼一样,给人带来光明和温暖。“梅香”二字既点明了梅花,又写出了梅花的芬芳。

第三句“金质黄流范古硎(xiāng)”。“金质”指的是梅花的花瓣;“黄流”则是指梅花的花香。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梅花的花瓣晶莹如金,散发着浓郁的香气,它就像一面古色古香的磨刀石。这里运用比喻手法,将梅花比作磨刀石,形象地写出了梅花的美丽和香气。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在研磨诗词的过程中,如同在磨砺一把好剑,使诗词更加优美动人。

第四句“汉代何人寻灌垒,雩(wū)阳有志纪洪铭”。这里的“灌垒”指的是古代灌水灌溉农田的堤防,而“灌垒”则是指灌江大堤。诗人在这句诗中,既赞美了汉代那位寻灌垒的英雄人物的壮举,又赞颂了唐代诗人韩翃的《送李端》一诗中所表达的那种为国为民的精神境界。

第五句“方之铜雀歌钟远”,“方之”是一个比较的意思。诗人把汉代那位寻灌垒的英雄人物与铜雀台上的曹操相比,认为他的成就远超过曹操。“铜雀台”是一座著名的建筑,位于今河北临漳县内。这座高台原建于魏武帝曹操之手,后来成为三国时代曹丕、曹植等辈游乐之地。

第六句“润以玉蜍战血荧”。“玉蜍”是一种盛酒的器皿,而“战血”则是指战场上的血迹。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汉代寻灌垒的英雄人物,他的成就远超过曹操,他的诗篇也如战场上的鲜血一般珍贵。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英雄人物的诗篇比作战场上的鲜血,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第七句“珍重传家供翰墨”,“传家”是指传承家族的事业;“供翰墨”则是指提供文房四宝。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请珍重这份传承家族的家业,用来供应文人学士使用文房四宝。这里强调了文人学士对文化事业的重视和贡献,表达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尊重和珍视之情。

第八句“毋烦端歙斫山灵”,“端歙”是砚石的别称;“斫山灵”则是指砍削山林。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请不要再砍削山林了,因为文人学士已经够用了。这里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然环境保护的关注和呼吁,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和责任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