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华和竹垞赋水蓼花

翠痕染露。占曲渚遥滩,惯宿鸥鹭。冷穗蘸霞,密缀星星红黍。远遮一片渔矶,相映水荭摇暮。秋容好,江楼望,时有人吟苦。
依依送别南浦。似那日秋娘,香泪凝聚。最惜雁风吹老,渐点芦絮。雨后半倒凉枝,碎洒钓篷移处。波浪起,烟丛系船且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露华·和竹垞赋水蓼花》是清代著名诗人李符的一首诗作。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秋日江景,展现了自然之美和文人对自然的深切感受。下面将详细解读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李符(清代浙江秀水人),字分虎,号耕客、桃乡,善诗词且工骈体。他与兄长李绳远、李良年并称“浙西三李”,在清代文坛上享有盛誉。
  1. 诗歌原文
    翠痕染露。占曲渚遥滩,惯宿鸥鹭。冷穗蘸霞,密缀星星红黍。远遮一片渔矶,相映水荭摇暮。秋容好,江楼望,时有人吟苦。依依送别南浦。似那日秋娘,香泪凝聚。最惜雁风吹老,渐点芦絮。

  2. 诗中意象

  • “翠痕染露”形象地描述了清晨露水的清新和植物的颜色交织在一起的景象。
  • “占曲渚遥滩”描绘了江边曲折的沙滩,以及沙滩上常见的鸥鹭。
  • “冷穗蘸霞”形容夕阳下的芦苇和稻穗,呈现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 “水荭摇暮”则是对水生植物在夕阳下摇曳的形象化描述。
  1. 诗歌主题
  • 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 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离愁。

《露华·和竹垞赋水蓼花》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丰富情感和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够领略到古代文学的魅力,还能深入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