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痕染露。占曲渚遥滩,惯宿鸥鹭。冷穗蘸霞,密缀星星红黍。远遮一片渔矶,相映水荭摇暮。秋容好,江楼望,时有人吟苦。
依依送别南浦。似那日秋娘,香泪凝聚。最惜雁风吹老,渐点芦絮。雨后半倒凉枝,碎洒钓篷移处。波浪起,烟丛系船且住。
【注释】
翠痕:指荷叶的绿色。占曲渚:占据着曲折小洲。惯宿:习惯栖息。鸥鹭:水鸟。冷穗蘸(jiàn)霞:指晚稻在初霜时,茎秆上的穗头沾满白霜。密缀星星红黍:指晚稻上结的米粒像星星一样密布。秋容好:指秋天景色美好。江楼望:在江边的楼上眺望。时有人吟苦:时时有人在江边吟诵诗歌。依依:形容离别之情。南浦:泛指送别的地方,此处泛指离别之地。最惜:特别珍惜;最可惜。雁风吹老:雁群飞过,把芦苇吹老了。点芦絮:飘落芦花。雨后半倒凉枝:雨水过后,树枝有些斜倾。碎洒钓篷移处:散落在渔家的帐篷周围。烟丛:烟雾缭绕。系船且住:停船暂且停留。
【赏析】
《露华·竹垞赋水蓼花》是南宋词人姜夔创作的一首咏物词。上阕写秋景,下阕写离情。全词以“秋”字统领全篇,通过写自然景色和人事活动,表达了作者的惜别之情,并寄寓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之情。此词语言清婉,意境优美,情感真挚,耐人寻味。
上片首二句描写了一幅江南初秋的美景图:“翠痕染露,占曲渚遥滩,惯宿鸥鹭。”这里的翠痕指的是荷叶的绿色,染上了露水,显得更加鲜艳,仿佛被染成了绿色的水珠,所以叫“翠痕”。曲渚、遥滩都是江南水乡的特色,曲渚即小洲,遥滩即滩涂,这里指的就是长江中下游的水道。而鸥鹭则是常来此地栖息的水鸟。
“冷穗蘸霞,密缀星星红黍。”这一句描绘出了晚秋时节,水稻成熟的情景。稻穗已经沉甸甸地挂在那里,仿佛要随风摇曳下来,这是诗人眼中的秋色,也是诗人心中的喜悦。
“远遮一片渔矶,相映水荭摇暮。”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渔家生活场景,夕阳西下,渔民们正在收网回家,他们的渔舍就在不远处,他们的身影在晚霞映照下的江面上显得格外清晰。
整篇词作都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人间生活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