苞含鸦额,萼吐莺衣,娟娟露华晓濯。麝菊疑开,近篱根、挑蠹认时还错。迎风婉约,刚占得、雕栏一角。绿鬓捧来金盏侧,思泻香醪酌。
邻墙飞度媚蝶,松粉乍匀,黏办有谁觉。敛向斜阳,甚芳心、偏怯夜来蟾魄。香闺忆昨。织罢流黄褰翠箔。说道似他颜色好,裁剪秋衫著。
【注释】
解语花 · 黄葵:词牌名。
苞(bāo)含鸦额,萼吐莺衣,娟娟露华晓濯:花朵含苞欲放,萼片露出如莺之细腰,露珠晶莹,如晨露洗涤。
麝(shè)菊:一种香草。
近篱根、挑蠹认时还错:靠近篱笆旁边,好像在辨别时间。
迎风婉约,刚占得、雕栏一角:迎着风儿轻轻摇曳,刚刚占据着栏杆的一角。
绿鬓捧来金盏侧:绿发的女子拿着金色的酒杯,倾斜过来。
思泻香醪(láo)酌:想喝美酒消愁。
邻墙飞度媚蝶,松粉乍匀,黏办有谁觉:邻家的蝴蝶从墙上飞过,花粉沾满衣裳。
敛向斜阳,甚芳心、偏怯夜来蟾魄:收敛起来向夕阳,为什么芳心偏怕夜间的月亮。
香闺忆昨:香闺里想起了昨夜的事情。
织罢流黄褰翠箔:织完了流黄的绸子,掀开了绿色的帘子。
说道似他颜色好,裁剪秋衫著:说它的颜色比她要好,把它裁剪成了秋天的衣服。
【赏析】
《解语花》,又名“黄金缕”。此为晏殊早期所作咏物词之一,写牡丹花初开时的姿态。
上阕写花的外貌和神态。“苞含鸦额”三句,先以拟人手法描绘出牡丹花的娇嫩美丽。“鸦额”即乌鸦的额头,喻指牡丹花的花瓣,其色泽青黑。“莺衣”指牡丹花的叶子,像小莺一样柔细而多姿。“娟娟露华晓濯”,形容清晨的露水洗净了牡丹花上的尘埃,显得格外洁净明净。“麝菊疑开”五句,写牡丹花在阳光中开放的样子。“麝菊”是一种香草的名字,这里用来比喻牡丹花。“近篱根”、“挑蠹”(蛀虫)均喻指牡丹花的枝叶。“挑蠹”本指蚕食桑叶,引申为花卉被害,这里用来形容牡丹花枝干粗壮有力,能够挡住蛀虫的危害。“迎风婉约”两句,写牡丹花随风轻摆,娇艳动人的样子。“婉约”是委婉含蓄的意思,这里是形容牡丹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样子。“绿鬓捧来金盏侧”五句,写女子欣赏牡丹花的情景。“绿鬓”指年轻女子的头发,这里用来比喻牡丹花的颜色鲜艳美丽;“金盏”是古代的一种饮酒器,这里用来形容女子用金盏斟酒的动作,形象地写出了牡丹花的美丽诱人;“思泻香醪酌”一句,意思是说女子想要品尝牡丹花的美酒来消愁;“绣户”、“流黄”都是古代的帘子,这里分别指女子家的门帘和窗边的帘子;“流黄”是黄色的丝线织成的一种帘子。“说道似他颜色好”一句,是说女子认为牡丹花的颜色比自己的更好一些。“裁剪秋衫著”,意思是说女子打算给牡丹花制作衣服来穿,这里的“制”与“裁”意思相同。全词通过描写女子赏花的情景,表现了牡丹花的美丽动人。
下阕写女子思念恋人的心情。“邻墙飞度媚蝶”三句,写牡丹花引来了邻居家的小蝴蝶,它们飞过邻家院墙翩翩起舞,似乎也对这美丽的牡丹花感到羡慕。“敛向斜阳”两句,写牡丹花随着太阳的西下而渐渐收拢起来。“芳心”三句,意思是说牡丹花虽然已经收拢起来,但是仍然害怕夜晚的月光,因为夜晚的月光会使牡丹花失去本来的色彩。“香闺”两句,意思是说牡丹花被主人采摘下来,准备做成衣服穿,所以牡丹花失去了本来的美丽。“说似他颜色好”三句,意思是说牡丹花的颜色不如女子自己漂亮,因此女子决定给牡丹花做衣服来穿。这里的“他”指女子的爱人。全词通过描写女子欣赏牡丹花的情景和对恋人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