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滨晚步

渡头滟滟落潮痕,泛尽萍根复蓼根。
海燕低迷半江雨,归鸿嘹唳独家村。
求鱼看下澄潭网,乞火频敲隔院门。
料得天涯摇落处,欲将幽怨寄王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江滨晚步》是清代诗人沈蓉芬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悟和内心世界的抒发。下面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诗人背景
  • 生平:《江滨晚步》的作者——沈蓉芬,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士。她字碧瑶,是诸生沈宸锡之妹,同时也是同邑陈范之室。她的文学造诣深厚,尤其在诗歌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和创作能力。
  • 成就:沈蓉芬不仅精通诗词,还工于诗咏。她在中年时因丈夫去世而守节,体现了她的坚强和高洁。
  1. 作品原文
    渡头滟滟落潮痕,泛尽萍根复蓼根。
    海燕低迷半江雨,归鸿嘹唳独家村。
    求鱼看下澄潭网,乞火频敲隔院门。
    料得天涯摇落处,欲将幽怨寄王孙。

  2. 诗句解读

  • “渡头滟滟落潮痕”:这句诗描绘了渡口边潮水的痕迹映照着天空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 “泛尽萍根复蓼根”:此句反映了作者在江边行走时所见的自然景象,水面上漂浮的植物象征着生命的无常。
  • “海燕低迷半江雨”:海燕在细雨中显得有些低沉,这可能暗示着一种忧郁的情绪或是对某种命运的无奈。
  • “求鱼看下澄潭网”:此处可能是在描述寻找捕鱼工具的情景,反映出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 “乞火频敲隔院门”:这句诗通过描述频繁敲门的场景,表达了对温暖和关爱的渴望。
  • “料得天涯摇落处”,欲将幽怨寄王孙:这里的“王孙”指的是远方的贵族或文人,作者将自己的哀愁寄托在对他们的思念之中。

《江滨晚步》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和文化的缩影。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人文精神和社会风貌。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和精神的升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