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蓉芬
解析: 1 诗句释义与译文: - 诗句一:“花阴满地影纤纤,夜静风微怯卷帘。” - “花阴满地”描述的是地面上满是花朵的影子,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夜静风微”描绘了夜晚的安静以及微风的存在。 - “怯卷帘”表达了作者对夜晚安静而美丽的景色感到害羞,想要轻轻拉上窗帘以保持这份美好。 - 诗句二:“不为姮娥甘避面,怕催秋恨上眉尖。” - “姮娥”通常指代月亮,这里可能暗指月亮或夜晚的美丽。
诗句翻译为:断红残紫乍高低,浣尽春痕化雪泥。 六代铅华秋蝶梦,一林风雨夜乌啼。 秋闻湘瑟人何在,欲问胡麻路已迷。 元亮自存松菊径,不须空说武陵溪。 赏析 《落花》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春天逝去、生命凋零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哲理和情感,令人深思。 - 第一句:“断红残紫乍高低,浣尽春痕化雪泥。”这一句描绘了春天过后
注释: 花影洒满了地面,月光柔和而纤细,夜晚宁静,微风轻轻吹来,我害怕地卷起了帘子。 我并不是为了逃避月亮嫦娥才不敢露面,而是担心秋日的忧愁会加重,使我愁上眉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女子在秋夜独处时,对月思人的闺情诗。全诗通过描写秋夜景致,以及女子的孤独、寂寞和忧愁,表达了女子对远方所爱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秋日景色的感慨。 首句“花阴满地影纤纤”,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夜景象。月光下
诗句释义与译文: - 渡头滟滟落潮痕,泛尽萍根复蓼根。 - 注释: 渡头:水边渡口。滟滟:波光荡漾的样子。 - 译文: 渡口的水面波光粼粼,映照着江边的草叶和水草。 - 海燕低迷半江雨,归鸿嘹唳独家村。 - 注释: 海燕:即燕子,此处形容水鸟。 - 译文: 天空中海燕低垂着翅膀,仿佛是雨中的一片云彩。归鸿:归巢的鸟儿。嘹唳:鸣叫的声音高亢激昂。 - 赏析: 通过对比“落潮痕”与“归鸿嘹唳”
折钗曾记断肠时,花谢香消意转痴。 注释: 1. 折钗: 古代女子用来束发的一种首饰,常与离别之情联系在一起。 2. 断肠时: 指离别之时,心中痛苦难以自持。 3. 花谢香消: 形容花朵凋谢后,香气消失,比喻美好的东西逝去,留下空虚和遗憾。 4. 意转痴: 指内心情感转为痴迷或悲伤。 5. 精卫: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鸟名,传说它经常在海中填石以报复大海对人类的伤害。 6. 未忘: 没有忘记。 7.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悼亡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赏析: 一、注释: 1. 瑶台:指仙境,这里指女子生前居住的地方。 2. 许飞琼:古代神话中的美丽仙女名,这里代指女子。 3. 珠沉碧海冤难雪:比喻女子被冤枉而死,如同珍珠落入深水一样无法洗清冤屈。 4. 玉碎荆山恨未平:比喻女子之死,如同美玉被摔碎在荆棘之中,其仇恨并未平息。 5. 残月落花如梦令
【注释】 1、秋眺:秋天的眺望。 2、启:打开,指登高。 3、惊:惊动,触动。眸:眼珠、眼。 4、山云:指远处的云。 5、暝:傍晚。 6、黯:暗淡。生愁:引起忧愁。 7、树迥平于草:指树木远远望去,与草丛一样平。 8、村孤小若舟:指村庄孤立,像一只小船。 9、寂寥:寂寞、冷清。吟兴:诗思。息:停止。 10、聊许似闲鸥:聊且像悠闲的鸥鸟。 【赏析】 《秋眺》,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言绝句
【注释】 惜花:怜惜花朵凋谢,感叹时光易逝。 枉说:徒劳地劝说。留春:挽留春天。强赋诗:强行写诗。澹(dàn)云漠漠:形容天空中云层低垂、蒙蒙一片的景象。雨丝:像细线一样的雨点。 凭栏:站在栏杆旁。莫怨:不要怨恨。东风:春风。恶:讨厌。谢时:在花开的时候。 【赏析】 《惜花》是一首咏物抒怀的小令。诗人以拟人手法写花的情态。首句“枉说”两句写花儿被人们无情地摘下了
渡头滟滟落潮痕,泛尽萍根复蓼根。 海燕低迷半江雨,归鸿嘹唳独家村。 求鱼看下澄潭网,乞火频敲隔院门。 料得天涯摇落处,欲将幽怨寄王孙
折钗曾记断肠时,花谢香消意转痴。 精卫未忘填海恨,女娲空系补天思。 言从永别难为述,病到求生更不支。 从此绿窗书帖冷,频年悔教苦吟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