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钗曾记断肠时,花谢香消意转痴。
精卫未忘填海恨,女娲空系补天思。
言从永别难为述,病到求生更不支。
从此绿窗书帖冷,频年悔教苦吟诗。

折钗曾记断肠时,花谢香消意转痴。

注释

  1. 折钗: 古代女子用来束发的一种首饰,常与离别之情联系在一起。
  2. 断肠时: 指离别之时,心中痛苦难以自持。
  3. 花谢香消: 形容花朵凋谢后,香气消失,比喻美好的东西逝去,留下空虚和遗憾。
  4. 意转痴: 指内心情感转为痴迷或悲伤。
  5. 精卫: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鸟名,传说它经常在海中填石以报复大海对人类的伤害。
  6. 未忘: 没有忘记。
  7. 补天: 女娲补天的故事,象征了对天地的修复和重建。
  8. 言从: 跟随;表示无法用言语表达。
  9. 更不支: 更加无法支撑。
  10. 绿窗书帖冷: 绿窗,即绿色的窗户,这里指书房。书帖,指书信。冷,表示书信已久未读,显得冷落。
  11. 频年悔教苦吟诗: 多年以来,常常后悔自己过于执着于诗词的创作而忽略了生活的其他美好。

译文:
曾经记得,当折断簪子的那一刻,我正经历着无尽的悲痛。花儿凋谢后,香气消散,我的情感也随之变得痴迷。我没有忘记精卫鸟填海的恨意,女娲补天的思念也依旧存在。虽然我们之间的话语无法再继续,但我的疾病让我无法维持生活。从此之后,我的绿窗之下,书信已经变得冰冷,我每年都会后悔,为什么还要如此执着于写诗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亡之作,表达了作者在失去爱妻后的悲痛和悔恨。首句“折钗曾记断肠时”点明了事件的起始,即作者因爱妻之死而感到极度的痛苦。接下来的“花谢香消意转痴”描绘了因失去爱妻而产生的情感波动——由一开始的悲伤转向深深的痴迷。接着的两句则通过引用古代神话中的精卫填海和女娲补天的故事,来表达对妻子离世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进行深刻的挖掘和表现,传达出了诗人对妻子的深深怀念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时,诗人也在诗中提到了自己的疾病和生活的艰难,反映了他内心的无奈和痛苦。这种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刻的人文情怀和哲理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