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琴引

玉虫光薄钗头冷,秋雨秋风弦上紧。
十指踌躇凤不飞,蟪蛄声咽芙蓉醒。
金徽无语歌未稳,相思满镜凋铅粉。
暮云寒破出高庭,五更一树秋红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调琴引》是清代诗人汪轫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调琴引》的作者是汪轫,字辇云,一字迂行,号鱼亭。他是江西武宁人,乾隆时期的优贡生,官至吉水训导。汪轫与蒋士铨关系密切,两人以工诗齐名,在文学上有一定的成就,且在当时颇受推崇。
  2. 作品原文:玉虫光薄钗头冷,秋雨秋风弦上紧。十指踌躇凤不飞,蟪蛄声咽芙蓉醒。金徽无语歌未稳,相思满镜凋铅粉。暮云寒破出高庭,五更一树秋红陨。
  3. 赏析鉴赏:《调琴引》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天弹奏古琴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动作的刻画,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情感波动。其中“秋雨秋风弦上紧”等句子生动地勾勒出了一个凄清而又哀伤的音乐现场。同时,这首小诗也透露出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思考。
  4. 写作背景:虽然《调琴引》中没有明确记载其创作时间,但据相关资料显示,汪轫的创作生涯是在清朝乾隆年间。当时的文人墨客多有抒发情感的作品,因此《调琴引》很可能也是在这一文化氛围中孕育而出。
  5. 历史价值与影响:《调琴引》不仅是汪轫个人创作风格的体现,更是清代诗歌艺术成就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文学作品,它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为后世提供了研究清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调琴引》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