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赐砥石砚歌赠石庭上人

道人昔岁游京邸,天子召见离宫里。赋就《初春瑞雪词》,侍臣奏上龙颜喜。
拂衣归卧高云中,仍向空山食松饵。万乘南巡明圣湖,遂朝行在登丹戺。
临轩玉音何琅琅,赐来砥石砚一方。绿质无玼浮玉色,翠纹结秀生瑶光。
我闻此石出辽水,水碧为胎金作髓。温润无殊歙穴青,坚良且迈端溪紫。
只今圣主重文章,珍物通灵皆异常。已见马肝贡殊域,尤多凤味罗岩廓。
皇情祇眷此砚美,掞藻时时凭玉几。拜爵应封即墨侯,锡名且号虚中子。
石公捧砚辞京师,好磨松节临清池。奈园秘笈日勤写,颂扬帝德高巍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御赐砥石砚歌赠石庭上人》是清代诗人沈堡创作的一首古诗,描绘了道人从天子召见到辞别京师的过程。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沈堡:字可山,是清代的诗人,他的创作涵盖了诗、词、文等多种文学体裁。沈堡在诗歌创作方面有显著成就,尤以五言和七言诗为主,其作品反映了作者丰富的情感与深邃的思想。
  1. 作品原文
  • 绿质无玼浮玉色:描述了砥石砚的颜色,绿色而光滑,如同玉石一般。
  • 翠纹结秀生瑶光:描绘了砚上的翠绿色花纹,它们交织出如瑶光般的美丽光泽。
  • 只今圣主重文章:表达了当前皇帝对文学的重视,使得文学得到了极高的地位。
  • 好磨松节临清池:意味着道人喜爱使用松木作为研磨材料,在清澈的水池中研墨。
  1. 艺术手法
  • 象征:砥石砚象征着文人的精神寄托和才华,它不仅是书写的工具,更是承载着诗人理想与抱负的载体。
  • 比喻:砚台的色泽和纹理被赋予了美好的意象,如“绿质无玼浮玉色”中的“玉色”,以及“翠纹结秀生瑶光”中的“瑶光”,都是通过比喻来加强语言的表现力。
  • 对比:诗中通过对比“我闻此石出辽水”与“已见马肝贡殊域”,展现了不同地区珍奇物品的丰富多样,同时也表达了皇家珍宝的独特价值和尊贵地位。

《御赐砥石砚歌赠石庭上人》不仅仅是一首赞美砥石砚的诗作,更是一种文化现象的记录。它反映了清代文人对于文化传承与国家大事的关注,也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文人的精神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