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 次韵,和湘江吟社探梅词

遥指罗浮坞。却依稀、烟笼雨润,杏林桃渡。闻道江南风讯早,花著窗前几树。是红豆星星初吐。破冻含娇将蜡送,岁寒心、不改冰霜度。酬白雪,阳春赋。
板桥驴背寻诗去。忆当年、孤山旧梦,从头记取。茅舍竹篱甘寂寞,不耐人间徵羽。寄相思、魂销驿路。试问几生修得到,结兰因絮果癯仙侣。卿怜我,侬怜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金缕曲》是清代作家纳兰性德创作的一首词作,全诗共六句,前两句写梅花的品格与精神,后两句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其中,“金缕曲”指的是这首词的名字;“次韵”,是指在别人的作品基础上进行回复或模仿;“湘江吟社探梅词”,则是指原作中的内容主题。

纳兰性德(1654年2月16日—1685年7月6日),字容若,号楞伽山人、饮水僧等。满洲正黄旗人,是清朝初年的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他出身于一个显赫的满族贵族家庭,在清初文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并且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

这首词作“金缕曲 · 次韵,和湘江吟社探梅词”表达了纳兰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