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昔岁游京邸,天子召见离宫里。赋就《初春瑞雪词》,侍臣奏上龙颜喜。
拂衣归卧高云中,仍向空山食松饵。万乘南巡明圣湖,遂朝行在登丹戺。
临轩玉音何琅琅,赐来砥石砚一方。绿质无玼浮玉色,翠纹结秀生瑶光。
我闻此石出辽水,水碧为胎金作髓。温润无殊歙穴青,坚良且迈端溪紫。
只今圣主重文章,珍物通灵皆异常。已见马肝贡殊域,尤多凤味罗岩廓。
皇情祇眷此砚美,掞藻时时凭玉几。拜爵应封即墨侯,锡名且号虚中子。
石公捧砚辞京师,好磨松节临清池。奈园秘笈日勤写,颂扬帝德高巍巍。
御赐砥石砚歌赠石庭上人
【注释】:
- “御”:皇帝。
- 砥石,磨刀石。
- 赋就《初春瑞雪词》,侍臣奏上龙颜喜:意思是道人曾写诗赞美春天的瑞雪。侍臣奏上,天子非常高兴。
- 拂衣归卧高云中,仍向空山食松饵。万乘南巡明圣湖,遂朝行在登丹戺:意思是他拂去衣袖回到高高的云层里,继续在深山里吃松子。万乘是皇帝的车驾,南巡是到南方巡查。“帝曰:‘何事?’”帝曰:“何事?”
- 玉音:皇上的声音。琅琅:象声词,形容说话声音清脆。
- 赐来砥石砚一方:意思是皇上赐给他一方砥石砚。砥:磨刀石。
- 绿质无玼:砚的绿色部分很光滑。绿:绿色。
- 浮玉色:颜色像玉石一样洁白晶莹透亮。
- 翠纹结秀生瑶光:意思是绿色的花纹美丽而富有文采。
- 我闻此石出辽水:我听说这方砥石产自辽水。
- 水碧为胎金作髓:水清如碧玉,石头里的矿物质是金黄色的。
- 温润无殊歙穴青:温润如青玉,质地不逊于浙江的青瓷。
- 坚良且迈端溪紫:坚固而精良,比福建的端溪砚还要好。端溪砚以紫色为上品。
- 只今圣主重文章,珍物通灵皆异常:现在圣上的皇上重视文章,珍奇的宝物都与众不同。
- 已见马肝贡殊域,尤多凤味罗岩廓:已经看到马肝献给了远方的国家,还有更多的凤凰味道的罗盘藏在岩石里。
鉴赏: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诗人通过描写道人的游历经历,表达了对皇家御赐砥石砚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首句“道人昔岁游京邸”,交代了道人过去曾在皇宫居住过。这里的“京邸”指的是皇宫内的官邸,表明道人曾经与皇宫有着密切的联系。接下来,“天子召见离宫里”,描述了道人被天子召见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了其与皇家的联系。
第三句“赋就<初春瑞雪词>,侍臣奏上龙颜喜”,描绘了道人创作诗歌的场景,以及侍臣将诗歌献给天子的喜悦情绪。这句诗不仅展示了道人的才华,也体现了天子对文学的重视程度。
第四句“拂衣归卧高云中,仍向空山食松饵”,描绘了道人拂去衣物后回归高高云端,并在空山中品尝松子的情景。这里的“空山”象征着道人远离尘世的隐居生活,而“松饵”则暗示了他追求自然和宁静的生活方式。
第五句“万乘南巡明圣湖,遂朝行在登丹戺”,描述了天子南巡的盛大场面,以及道人随同天子前往明圣湖朝见天子的情景。这句诗不仅展现了天子的威严,也表达了道人对天子的敬仰之情。
第六句“玉音何琅琅,赐来砥石砚一方”,描绘了天子听到道人所吟咏的诗歌之后,赐给道人一方砥石砚的情景。这里的“玉音”和“琅琅”分别指天子的声音和诗歌的美妙,而“砥石砚”则是道人得到的礼物。这句诗不仅展示了道人的诗歌才华,也体现了天子对文学的重视和支持。
第七、八句“绿质无玼浮玉色,翠纹结秀生瑶光”,描述了砥石砚的绿色部分光滑如玉,绿色花纹美丽而富有文采,与瑶光石相比更加出众。这里的“玉色”、“翠纹”分别指砥石砚的颜色和花纹,而“瑶光石”则是指一种珍贵的玉石,用以比喻砥石砚的美丽。
最后两句“我闻此石出辽水,水碧为胎金作髓”,“温润无殊歙穴青,坚良且迈端溪紫”。描述了砥石砚出自辽水,水质清澈透明,质地如同黄金般坚硬。这里的“歙穴青”指的是产自浙江的青瓷,而“端溪紫”则是产自福建的紫泥瓷。这两处地方的瓷器都是非常著名的优质瓷器。
这首诗通过描绘道人与天子的交往过程以及道人得到砥石砚的情景,表达了对皇家御赐砥石砚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诗人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才华横溢、深受天子喜爱的道人形象,并借砥石砚这一载体,展现了皇家对文学的重视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