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阳生劝予出山以此答之

事不理,问伯始,济世安人亦徒尔。事不谐,谐文开,杜门却轨何为哉?
北路鱼,南路徐,朱轮锦幛塞通衢。江千万,蔡五百,铜山金埒无遗策。
势焰炙手手可势,往往古今齐一辙。尧峰野叟独怡然,常栖茅屋耕石田。
新知惟恃壁间杖,旧物剩有床头毡。比来鬓秃齿都豁,但守陇亩终余年。
君不见大鹏小鴳各有慕,世人未必知其故。功名富贵能几时,久已掉头不复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叶子阳生劝予出山以此答之》是明朝文学家、书法家王守仁(王阳明)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写于15世纪末,反映了王守仁对当时社会现状的看法和自己的人生观。

文章开头,叶子阳生向王守仁提出建议,希望他能离开官场,去追求更高的理想。王守仁对此表示拒绝,并以此回答了叶子阳生的提问。他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于个人修养和道德的追求。他认为,人应该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而不是外在的物质和权力。

这篇文章的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刻,体现了王守仁的思想和性格。它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也是一篇哲学思考,对于理解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和思想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