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凉犯如社星散,半樱、霜厓诸子相继下世,匪石有感怀之作,同用白石韵

石城二月嬉春处,河楼不断弦索。慢妆劝酒,诗题细字,袖边裙角。东风太恶。看花影、随风荡薄。甚匆匆、吞声去国,生死堕冥漠。
还诧孤身在,感逝伤离,地偏歌乐。赋秋句好,展新声、共悲摇落。听雨挑镫,想深夜、何曾睡著。到归时,笛里更与诉旧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在古代文人雅集的背景下,”社星”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称谓?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社”是指土地神和粮食神。每年秋季农作物收获时,在郊外举行祭祀活动以祈求丰收,这就是“社祭”。而“社星”,则是一种象征性的说法,用来形容那些在秋天去世的诗人或文学家。

“社星散”中的”社星”指的是那些离开人世的、与秋收相关的诗人。他们被比喻为从土地上飘落下来的星星,虽然不再参与人间活动,但仍然寄托着人们对他们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所以,在这个背景中,“社星”是指那些在秋天去世或离世的诗人们。

“半樱霜厓诸子相继下世”中的“半樱霜厓”,是引用了宋代诗人黄庭坚(字鲁直)的一句诗句:“半樱霜厓,秋水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