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卧空山岁已周。萧然寄世更何求。闭门并少来冷雨,开卷浑疑续旧游。
鸦满堞,水成沟。咸阳古道恰宜秋。茂陵毕竟英雄主,死有功臣傍寝丘。
鹧鸪天 · 读行严秦中词草,感题
介绍
《鹧鸪天·读行严秦中词草,感题》是南宋诗人辛弃疾所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行严的才华和人品的赞赏以及对他的不幸遭遇的同情。全词语言简练,意境清远,感情真挚。其中“金粟堆前”一句更是脍炙人口,成为千古佳句。
以下是这首词的原文:
鹧鸪天 · 读行严秦中词草,感题
金粟堆前,玉关路晚,万里归心。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绝域从军计无日,画楼闻道夜阑弦。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为郎憔悴损。
莫唱阳关辞,情切切。
赏析:
此词是辛稼轩于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春在南郑(今陕西汉中市)任知州时所作。当时辛氏刚到南郑不久,就因与权相韩侂胄不合,被免职。此词就是辛氏罢官之后,回到临安后写给行严的。
上片写自己身在边关,思念故土、亲人。开篇两句“金粟堆前,玉关路晚,万里归心”,用典抒发了辛弃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金粟堆前是辛弃疾的故乡江西铅山,也是他出生之地,同时也是他少年时期求学的地方;玉关指边关,即今天的甘肃嘉峪关一带。辛弃疾在这里担任知州,因此有“万里归心”。这里的“万里”不仅表示距离遥远,更表示辛氏对故土的深深眷恋与思念。
下片写自己身处边关的艰难处境。“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这是辛弃疾对自己的处境的真实写照。秦岭是位于陕西省南部的一座大山,这里地处偏僻,交通十分不便,生活条件艰苦。辛弃疾在这里担任知州,自然要面临许多困难和挫折。而“雪拥蓝关”则形象地描绘了辛氏所处的环境。这里的“蓝关”指的是今天的陕西省蓝田县,这里是通往长安的必经之路,但由于地势险峻,大雪封山,使道路变得极其艰险,因此辛氏无法骑马前行。
结尾两句“绝域从军计无日,画楼闻道夜阑弦。”则是辛氏对自己未来命运的无奈感叹。这里辛氏以“绝域从军”来比喻自己在边关的艰难处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将来的不确定感。而“夜阑弦”则暗示了辛氏内心的寂寞和无助。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简洁明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尤其是最后一句“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为郎憔悴损。”更是辛氏对自己被迫嫁给行严的无奈与不满的表达。这句话中的“侬”是古代女子对自己的称呼,而“蛾眉”则是美女的代名词。辛弃疾将自己比作蛾眉,表达了自己对被迫嫁给行严的不满和痛苦。然而,辛氏并未因此而感到沮丧或失望,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