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 · 登北固亭回望金焦,用稼轩韵

小李将军,天然金碧,图画开处。山势北回,江流南折,滚滚朝宗去。鳌撑砥柱,城高铁瓮,龙象郁蟠难住。障狂澜,金焦两点,众流截断双虎。
带淮襟海,盾吴干越,筦钥金陵东顾。自染烟螺,笑人脂粉,镜里扬州路。摩挲剑石,尘埃土障,想像旧时钟鼓。凭多景,苍茫莫问,乃公健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永遇乐 · 登北固亭回望金焦,用稼轩韵》是周岸登的词作。这首词以其独特的文学魅力和历史价值,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将介绍文学作品:

  1. 作品背景
  • 作者生平:周岸登(1872-1942),字道援,号癸叔、二窗词客,四川威远人。他历任广西阳朔、苍梧知县及全州知州等职,并在辛亥革命后任四川会理、莲溪等县知事。民国间历任安徽大学、重庆大学、厦门大学教授,有《蜀雅》、《梦碧簃曲稿》、《戏剧新花子拾金》等著作。
  • 创作时期:周岸登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其词作可能受到了时代氛围的影响,体现了他对家国情怀的关注与思考。
  1. 词作内容
  • 艺术特色:《永遇乐·登北固亭回望金焦,用稼轩韵》展现了周岸登深厚的文学功力。他的诗词语言精炼,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与对历史的深刻感悟。
  • 主题思想:此词不仅是一次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一次对历史的回顾与对未来的展望。通过登高望远的视角,诗人不仅看到了自然的壮美,更感受到了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传承。
  1. 艺术成就
  • 词风特点:周岸登的词作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他的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这种风格不仅深受当时读者的喜爱,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 影响评价:周岸登的诗词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个人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背景。通过对他的词作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发展。

《永遇乐·登北固亭回望金焦,用稼轩韵》是周岸登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不仅展示了周岸登卓越的诗词才华,也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通过对这部经典词作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感受古人的智慧与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