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将军,天然金碧,图画开处。山势北回,江流南折,滚滚朝宗去。鳌撑砥柱,城高铁瓮,龙象郁蟠难住。障狂澜,金焦两点,众流截断双虎。
带淮襟海,盾吴干越,筦钥金陵东顾。自染烟螺,笑人脂粉,镜里扬州路。摩挲剑石,尘埃土障,想像旧时钟鼓。凭多景,苍茫莫问,乃公健否。
永遇乐·登北固亭回望金焦,用稼轩韵
小李将军:指南宋名将岳飞,字鹏举。天然金碧:形容山峦叠嶂,色彩斑斓,如同一幅图画。图画开处:比喻山形如画,景色优美。山势北回:指山势向北方延伸。江流南折:指江水向南流去。滚滚朝宗去:形容江水奔腾不息地流向大海。鳌撑砥柱:指大禹治水时用巨鳌支撑住河床,使水流畅通无阻。城高铁瓮,龙象郁蟠难住:指城池坚固,地势险要,如龙、象般盘踞。障狂澜:挡住汹涌的波浪。金焦两点:指镇江金山寺和焦山的山峰,如同两枚金币。众流截断双虎:形容长江和淮河的水流像两只猛虎,互相阻挡,无法前进。带淮襟海,盾吴干越,管钥金陵东顾:指镇江地理位置重要,如同守护国家东南门户的屏障。自染烟螺,笑人脂粉,镜里扬州路:指镇江的景色如同扬州一般美丽,让人陶醉其中。摩挲剑石,尘埃土障,想像旧时钟鼓:指抚摸石头上的剑痕和古钟声,仿佛听到了历史的回声。凭多景,苍茫莫问,乃公健否:意为站在高处远眺,只见群山苍茫,不知道是什么山?是否为岳飞将军(即张公)所建?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游览镇江北固亭时,面对壮丽的自然景色和历史遗迹,感怀故国山河,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之作。全篇采用对比、拟人等手法,生动描绘了镇江的自然景观和历史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山河的热爱之情。
首句“小李将军”,指南宋名将岳飞,字鹏举。这里以“小李将军”自比,既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又暗示了自己英勇善战的形象。
作者从自然景象入手,描绘了镇江的山川之美。“小李将军,天然金碧,图画开处。”这一句中,“天然金碧”形容了山峦的色彩斑斓,如同一幅精美的图画;“图画开处”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些山峦的美丽。同时,这也暗含了古人对于山水美景的赞美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则从地理环境的角度,描述了镇江的地形地貌特征。“山势北回,江流南折,滚滚朝宗去。”这一句中,“北回”、“南折”分别描绘了山脉和江河的走向;“滚滚朝宗去”则形容了江河奔涌向前的气势。这几句既描绘了镇江的自然景观,又表达了作者对于家乡山水的热爱之情。
作者转向历史背景。“鳌撑砥柱,城高铁瓮,龙象郁蟠难住。”这几句中,“鳌撑砥柱”指大禹治水时用巨鳌支撑住河床,使水流畅通无阻;“城高铁瓮”则指的是城墙坚固,地势险要;“龙象郁蟠难住”则是形容地势如龙、象般盘踞,难以阻挡。这些描写既展示了镇江的历史底蕴,又表达了作者对于家乡历史的自豪之情。
作者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描述了镇江的文化特色。“障狂澜,金焦两点,众流截断双虎。”这一句中,“障狂澜”指的是镇江的地理位置能够阻挡汹涌的波浪;“金焦两点”则是指镇江金山寺和焦山的山峰如同两个金币一样熠熠生辉;“众流截断双虎”则是形容长江和淮河的水流像两只猛虎,互相阻挡,无法前进。这几句既描绘了镇江的文化特色,又表达了作者对于家乡文化的热爱之情。
作者从个人情感的角度,描述了自己与家乡山水的情感纽带。“带淮襟海,盾吴干越,管钥金陵东顾。”这一句中,“带淮襟海”意味着镇江地理位置重要,如同守护国家东南门户的屏障;“盾吴干越”指的是镇江能够抵御外敌的侵袭;“管钥金陵东顾”则是说镇江是守卫南京东边的屏障。这几句既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担忧之情,也体现了他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作者从自然景观的角度,描绘了镇江的景色之美。“自染烟螺,笑人脂粉,镜里扬州路。”这一句中,“自染烟螺”指的是镇江的景色如同烟雾缭绕一般美丽;“笑人脂粉”则是形容这里的景色如同扬州一般繁华美丽;“镜里扬州路”则是说这里的景色让人陶醉其中,仿佛走进了扬州的世界。这几句既描绘了镇江的自然景观,又表达了作者对于家乡景色的赞美之情。
作者从历史典故的角度,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摩挲剑石,尘埃土障,想像旧时钟鼓。”这一句中,“摩挲剑石”指的是抚摸石头上的剑痕和古钟声,仿佛听到了历史的回声;“尘埃土障”则是形容这些痕迹被岁月磨砺得更加清晰可见;“想像旧时钟鼓”则是说在这些痕迹中,仿佛能听到古代钟鼓的声音。这几句既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典故的崇敬之情,也体现了他对自己曾经经历的历史事件的回忆。
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典故和个人情感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家乡山水的热爱之情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通过对比、拟人和象征等手法的运用,使得整首词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