陡起千寻,嶙峋突兀,涛舂万古。
晚景融怡,艑郎却指,日落波平处。
芦洲一带,柳堤数折,人与凫鸥并住。
还怕向、绝顶凭淩,沉沉愁满烟雾。
隔船遥听,哀丝豪竹,月影胧胧轻护。
村落难寻,微风吹递,近转矶头路。
开元弟子,郭郎贺老,剩想衣冠南渡。
也抵得、商女歌残,凄凉玉树。
燕子矶同韬荒兄观剧
陡起千寻,嶙峋突兀,涛舂万古。
晚景融怡,艑郎却指,日落波平处。
芦洲一带,柳堤数折,人与凫鸥并住。
还怕向、绝顶凭淩,沉沉愁满烟雾。
隔船遥听,哀丝豪竹,月影胧胧轻护。
村落难寻,微风吹递,近转矶头路。
开元弟子,郭郎贺老,剩想衣冠南渡。
也抵得、商女歌残,凄凉玉树。
译文:
陡峭的山峰直插云端,岩石嶙峋,高耸入云;海浪拍打着岸边,发出阵阵轰鸣声。傍晚时分,我站在江边眺望远方,只见夕阳西下时,水面渐渐平静,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这时,我看到一群白鹭在湖边觅食,它们或飞起或落下,自由自在地嬉戏着。远处的村庄被薄雾笼罩,若隐若现,给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感觉。突然一阵风吹来,吹散了薄雾,露出了村庄的真实面貌,让我感到无比惊喜。
我沿着曲折的山路前行,来到了一个古老的庙宇。庙内香火鼎盛,僧侣们正在进行诵经仪式,声音洪亮而悠扬。我站在人群中,静静地聆听着他们的诵经声,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虔诚和敬意。
突然,一阵箫声传来,打破了庙内的宁静。那箫声悠扬婉转,如同天籁之音一般动人心魄。我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一位老者正坐在石凳上吹箫。他的动作缓慢而有力,每一个音符都仿佛经过了精心雕琢,让人感到无比美妙。
那位吹箫的老者名叫张子野,他的箫声已经传遍了天下各地。据说他曾经在长安城内外游历多年,见识了许多繁华景象和壮丽山河。然而,当他听到这箫声时,却仿佛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所作,描绘了他在江边观看戏剧的情景。全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其中“峭壁凌空,云雾缭绕”等句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燕子矶的壮丽景色;“遥听哀丝豪竹,月影朦胧轻护”等句则描绘了观剧时的优美氛围。整首诗既展现了诗人的高超艺术才华,又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