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目井泉

山下流泉冷沁冰,渫荒开甃涌清澄。
穴通海眼鱼龙沸,波溢田膏雨雾蒸。
茶鼎夜寒分石乳,药镵春暖洗云层。
空潭老叟知谁氏,疑有安禅说偈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龙目井泉”是卓梦采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目的在《重修凤山县志》中有记载,并收录于其中。下面将围绕这首诗作详细分析:

  1. 诗人与背景
  • 诗人介绍:卓梦采是清朝乾隆年间的官员,他在任期间留下了多首反映其生活和情感的诗词。
  •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写于作者担任凤山县知县的时候,表达了他对家乡自然风光的赞美以及对地方治理的一种理想状态。
  1. 诗词原文
  • 诗句解析
  • 山下流泉冷沁冰,渫荒开甃涌清澄:描述山下流水清凉透澈,泉水从石头中冒出,清冽透明。
  • 穴通海眼鱼龙沸,波溢田膏雨雾蒸:泉水下通海洋,鱼儿翻腾沸腾,水面上云雾缭绕,如雨般飘洒。
  • 茶鼎夜寒分石乳,药镵春煖洗云层:夜晚茶炉中冒着热气,药杵在春天温暖时洗涤着云层般的水汽。
  • 空潭老叟知谁氏,疑有安禅说偈僧:空无一人的山潭,让人好奇那里是否住有修行的僧侣或禅师,他们可能在诵读佛经或打坐冥想。
  1. 诗歌赏析
  • 意境描绘: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想象,构建了一个宁静而充满生机的自然环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 主题思想:诗人借描写井泉之美,隐喻自己清廉自守、勤政爱民的政治理念,同时也体现了对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
  1. 艺术特色
  • 押韵严谨:“龙目井泉”的韵脚选择非常讲究,押的是蒸韵,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 意象丰富:诗中的意象包括清泉、海眼、鱼龙翻腾、云雾、石乳、药杵等,这些意象不仅美丽动人,还富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1. 历史影响
  • 文献收录:这首诗被收入了王瑛曾的《重修凤山县志》以及卢德嘉的《凤山县采访册》,连横的《台湾诗乘》和陈汉光的《台湾诗录》也有收录,显示了它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 传播范围:这首诗不仅在当地流传广泛,也随着历史的长河传向远方,为后人提供了欣赏和研究的对象。

卓梦采的“龙目井泉”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座桥梁,连接着诗人与读者,将自然美景、政治理念以及文化传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深邃的思考,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价值观,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