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港闲行

曳杖携朋度港西,参差陌路几番迷。
白云满地苍苔湿,流水一湾漠野齐。
错落村庄狺吠犬,萧疏竹树叫山鸡。
虎溪三笑疑非我,兴尽归来夕照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阿里港闲行》是清代诗人卓梦采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生动的细节描绘了诗人在阿里港的漫步体验。以下将从诗歌内容、作者介绍以及文学价值等角度详细分析这首诗:

  1. 诗歌内容
  • 漫步体验:诗中的“曳杖携朋度港西,参差陌路几番迷”描述了诗人带着朋友沿着海岸边行走的情景,道路错综复杂,让人几次迷失方向。
  • 自然景观:诗人在诗中描绘了许多自然景观,如“白云满地苍苔湿,流水一湾漠野齐”,展现了阿里港的自然美,白云、苍苔、流水和荒野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古朴的画面。
  • 人文环境:诗中还提到了村庄的景象,如“错落村庄狺吠犬,萧疏竹树叫山鸡”,这些生动的描写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阿里港的生机与活力。
  1. 作者介绍
  • 卓梦采:诗人卓梦采是一位清代诗人,字狷夫,凤山人。他性孝友,方正自持,精医济人,是一位有着高尚品德的人。在清康熙六十年(1721),朱一贵陷县治,卓梦采因不愿赴难而选择离开鼓山,过着吟咏自娱的生活,并将家产散给亲属,以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1. 文学价值
  • 艺术手法:《阿里港闲行》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述的场景之中,感受到了诗中的自然之美和人文之趣。
  • 思想内涵:虽然这首诗主要是写景抒情,但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社会的关怀。诗人通过描绘阿里港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表达了对和谐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正义的追求。

《阿里港闲行》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幅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的画卷。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卓梦采独特的艺术眼光和社会责任感。这首诗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