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 忆兰

声咽瑶琴,梦回远水,空教立尽斜阳。渺渺予怀,所思雾袂风裳。心情欲托春风诉,怕春风、不到潇湘。悄无言,一度沉吟,一度思量。
闲窗读遍离骚句,向香边摩拟,画里猜详。一往情深,美人宛在中央。碧云飞去秋无迹,又依稀、月淡烟凉。尽销魂,幽抱谁通,幽怨谁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高阳台·忆兰》是清代宗婉的作品

《高阳台·忆兰》是一首充满怀旧与感伤色彩的诗作,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往昔恋人的深情怀念。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下面将围绕这首诗作展开更深入的探讨:

  • 作者简介:宗婉作为清朝时期的重要女诗人,她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女性诗人的独特视角,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貌。她的诗作以其细腻的情感、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受到后世的高度评价。
  • 诗歌原文:诗中的“声咽瑶琴,梦回远水,空教立尽斜阳”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郁的画面,通过声音、梦境与时间的流转,传达出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 文学价值:在文学史上,宗婉的《高阳台·忆兰》不仅是其个人创作的代表作,更是研究清代诗词的重要文本之一。它体现了清中期诗歌的特点,如对自然景观的精细描写以及对人物情感的深刻把握。
  • 文化影响:宗婉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受到重视,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她通过自己的作品展示了女性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高阳台·忆兰》不仅是宗婉个人情感表达的产物,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和深度,以及诗人如何在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汲取灵感,创作出如此动人的作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