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月题绘秋图

秋之为气,有千变万化,人怎描得。不道寥寥数笔里,竟把精神传出。冷月无声,寒烟有影,摄起秋魂魄。此中清景,算来只我能识。
楼上一带湘帘,湘帘不卷,楼下湘波白。不尽寒流去渺渺,倒浸银河无色。桐树中间,芭蕉侧畔,添座湖山石。绿窗休闭,待侬一梦飞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湘月题绘秋图》是清代诗人宗婉的作品。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美景,展现了作者对秋天独特感受和深刻理解。下面是对《湘月题绘秋图》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
  • 《湘月·题绘秋图》的创作时间为清代,这一时期的社会文化氛围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广阔的视野。
  • 作为一位女性诗人,宗婉能够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来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感受,这在当时的女性作家中是非常罕见的。
  1. 艺术特色
  • 宗婉在这首诗中运用了简洁而生动的语言,通过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了秋日的清景。
  • 诗中的“冷月无声”和“寒烟有影”等意象,不仅传达了秋天的寂静与美丽,还体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1. 情感表达
  • 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将个人的审美情趣与大自然的秋天紧密相连。这种感情上的共鸣,使得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1. 文化价值
  • 《湘月·题绘秋图》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歌,也是研究清代诗歌发展和文化风貌的重要资料。它体现了当时的文人墨客如何在自然景观中寻找灵感,并以此抒发自己的情感和理想。

《湘月题绘秋图》作为清代宗婉的代表作品,不仅在艺术表现上具有独特性,而且在文化和情感层面上也具有深刻的内涵。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对秋天的独特感悟,也展示了其作为女性在文学领域的成就和贡献。对于喜欢中国古代诗歌的朋友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一个值得细细品味的绝佳选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