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影沉云浦,倚妆楼、几回凝望,邮程愁数。欲织锦机传远思,万转千回心路。待寄与、湘波又阻。却为垂杨偏碍目。致锦鳞、屡被秋潮误。心抑郁,几曾诉。
岁华荏苒行将暮。听霜天、乌啼午夜,玉徽慵抚。无限伤心无限恨,赢得断魂迷雾。只冷对、幽窗灯火。故里梅花君念否。受霜欺、雪压凭谁护。又何处,达离愫。
金缕曲 · 寄外叠前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金缕曲·寄外叠前韵》是清代屈蕙纕创作的一首词。屈蕙纕,字子威,号紫阳居士,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其作品多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情感与自然景观,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屈蕙纕的这首《金缕曲》以“帆影沉云浦”开篇,通过细腻的描写勾勒出一幅江边送别的生动画面。作者倚靠在妆楼上,凝望着远去的帆船,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这种场景不仅让人感受到旅途中的孤独与忧愁,也体现了作者对于远方友人深深的牵挂。
接下来的内容中,屈蕙纕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复杂情绪。他想要通过织锦机传递远思,但却在心中经历了无数次的挣扎与徘徊。这种情感的纠结与内心的矛盾使得词作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也使得读者能够产生强烈的共鸣。
随着春天的流逝,词人感到一种无法言说的悲伤。春波渺渺、飞花无数,这一切都让他感到黯然销魂。他试图寻找过去的路径,却因为重重障碍而感到迷茫。这里的“关河修阻”和“情脉脉”都传达了深深的无奈与哀愁。
屈蕙纕表达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态度,即使有再多的言语也无法轻易诉说心中的深情。他只能在东风中独自品味生活的苦涩,倚在窗前的青玉案上,静静地承受着时光流转带来的变迁。
屈蕙纕的《金缕曲·寄外叠前韵》以其深邃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了清代词坛上不可多得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看出,屈蕙纕的词作不仅仅是简单的抒发个人情感,更是在表达一种对于生活哲理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美的崇高赞美。因此,了解和研究屈蕙纕的《金缕曲》,对于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