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 春日题桃花源

镜里春山眉欲语。十里空江,红遍桃花雨。仙犬一声天正午。白云如海无寻处。
剪剪东风吹不住。吹换秦时,几辈渔儿女。烟唱收帆回别渚。数枝柔橹摇春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蝶恋花·春日题桃花源》是清代诗人易顺鼎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不仅以其精湛的艺术成就受到赞誉,而且在中国文学的宝库中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词:

  1. 作者背景:易顺鼎(1790—1853),字天翮,号念堂,湖南长沙人。清代诗人,尤擅长诗词创作。他的作品多表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由于其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和艺术价值,在历史上被广泛传颂。

  2. 诗词原文:《镜里春山眉欲语。十里空江,红遍桃花雨。 仙犬一声天正午。白云如海无寻处。剪剪东风吹不住。吹换秦时,几辈渔儿女。烟唱收帆回别渚。数枝柔橹摇春去。

  3. 诗词解析

  • 景物描写:首句“镜里春山眉欲语”,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画面——春天的山景仿佛有了生命,仿佛在低语。这里的“镜里”暗示着一种虚幻或梦境般的感觉,增添了诗的神秘和深远。次句“十里空江,红遍桃花雨。”则是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写,营造了一种既宏大又细腻的春天氛围,桃花雨的浪漫想象也让人感受到春天特有的生机与活力。
  • 情感表达:“仙犬一声天正午。”透露出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节奏的把握。而“几辈渔儿女”,则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场景,体现了作者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向往。
  • 哲理思考:“烟唱收帆回别渚。”展现了一种离愁别绪的情绪,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过往的留恋和对未来的展望。最后的“数枝柔橹摇春去”,则以轻松的方式结束了全诗,传达出一种对春天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感。
  1. 艺术成就:《蝶恋花·春日题桃花源》在艺术上的成就体现在其语言的精炼、意境的深邃以及情感的真挚等方面。尤其是整首词的结构和韵律安排,使得诗歌既有形式之美,又有内容之丰,达到了艺术上的完美统一。

《蝶恋花·春日题桃花源》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词作,更是一部反映作者个人情感、思想及对自然景观感悟的艺术瑰宝。它通过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一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审美追求,值得人们深入阅读和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