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华岳停鞭处,饱看莲花第一峰。
白下今来几萍梗,青阳又见九芙蓉。
愁心江上云千叠,残梦天涯路万重。
赖有名山作奇状,经过时为破尘容。
池州江中望青阳九华山
介绍
《池州江中望青阳九华山》是清代诗人易佩绅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作品的详细介绍:
作者生平:易佩绅,字子笏,一字笏山,湖南龙阳人,咸丰五年以优贡出仕,官至江苏布政使。他有着抗爽的诗风,晚年沉溺于仙道而趋于颓唐。《池州江中望青阳九华山》的创作背景,或许与他的仕途经历和对道教的倾慕有关。在官场失意后,易佩绅可能借游览名山以抒发情怀。
诗歌原文:
去年华岳停鞭处,饱看莲花第一峰。
白下今来几萍梗,青阳又见九芙蓉。
愁心江上云千叠,残梦天涯路万重。
赖有名山作奇状,经过时为破尘容。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易佩绅晚年,其政治生涯经历了挫折,加之个人对道教的兴趣,可能使他选择通过游历自然美景来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对现实的失望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希望。
作品鉴赏:《池州江中望青阳九华山》以其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与哲思。“去年华岳停鞭处,饱看莲花第一峰”反映了作者曾经驻足赏景的情景,展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白下今来几萍梗,青阳又见九芙蓉”则表达了对现实变迁的感慨,以及再次欣赏到美丽景色后的愉悦心情;“愁心江上云千叠,残梦天涯路万重”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忧愁与迷茫;最后两句“赖有名山作奇状,经过时为破尘容”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认为经过这些名胜古迹,能够洗净尘埃,获得心灵的净化。
名家点评:易佩绅作为一位有着深厚文学修养的诗人,其诗歌创作在当时就受到了一定的关注。尽管他后期转向道教,但其早年的作品仍然显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才华。
相关影响:易佩绅的《池州江中望青阳九华山》不仅是其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一种反映。通过对这一主题的探讨,可以进一步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文化追求。
《池州江中望青阳九华山》作为清代诗人易佩绅的代表作之一,不仅体现了其个人的情感世界和精神追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和文人的生活态度。对于研究清代文学及历史的人来说,这首作品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和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