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佩绅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奎宿东坡” - 这句中的“奎宿”指的是天上的奎星,也被称作二十八宿之一。而“东坡”通常指的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这里用“奎宿”比喻张百熙的才学或成就,就如同奎星照耀一样,引人注目和尊重。 2. “长沙主寿” - “长沙”在这里可能是对张百熙的一个尊称,或者表示他在长沙(一个地名)担任重要职务或活动。"主寿"表明是主要的寿礼对象,可能是指他受到了特别的祝福和敬意。 3.
注释: 当年朝士无多,那堪重听贞元曲;他日史编不朽,岂但追踪博望槎。 当年:指过去。 重听:多次聆听。 贞元:唐德宗年号,这里指代唐朝。 他日:将来。 史编:史书。 不朽:永远流传。 岂但:不仅。 追踪:追随。 博望槎: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所乘的木船名,这里泛指远行。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挽联。诗人在对郭嵩焘的悼念中寄托了对历史的感慨与思考。首句“当年朝士无多”,指的是过去的朝廷官员并不多
这是一首描绘峨眉山的诗歌。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青神舟中望峨眉 - 这是第一句,描述了诗人在青神县的一艘船上远望峨眉山的情景。 2. 自从坠马艰脚力,密迩灵山阻登陟 - 这是第二句,表达了诗人因为骑马跌伤而感到行走困难,但仍然坚持攀登峨眉山的决心。 3. 青衣江上雨初晴,遥见云端苍翠积 - 这是第三句,描绘了青衣江上的雨后初晴景象,远处的云层被阳光照射出一片苍翠的色彩。 4.
【注】: 平山堂是明初诗人杨士奇的故居。这首诗是诗人在游平山堂时所写,表达了他对故居的怀念之情。 1. 曾履蚕丛若坦途,平山合作蜀冈呼。 - “曾履蚕丛”:指诗人曾经走过蚕丛古道,蚕丛古道是一条古老的道路,它从成都出发,经过雅安、乐山等地,一直延伸到峨嵋山。这里用“履”字形容诗人走过这条道路的情景。 - “平山”:指平山堂的山名。 - “合作蜀冈呼”
【注释】 华岳:华山。 白下:今江苏南京,古称金陵。萍梗:漂浮的水草,喻指漂泊无依之人。 九芙蓉:泛指莲花,这里借指青阳九华山的九座山峰。 赖有:幸亏有。奇状:奇特的山形。 【译文】 去年我驻足华山之巅,观赏莲花第一峰。 如今从白下来到青阳,又看到九芙蓉峰。 江上愁云叠嶂千重,天涯路迢迢万重。 幸好名山作奇状,经过时可破尘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池州(今安徽贵池)江中遥望九华山而作
【注释】 华阴:地名,在今陕西省。 风雨:比喻战乱。 三峰:华山有东、西、南三座山峰,故称三峰。 群仙:泛指仙人。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元和九年(公元814年)从四川奉诏还京后写的。诗人以豪迈的笔触,表达了自己对国事的关怀之情。 诗的第一句“二十年前匹马行”,是说诗人离开长安时的情景。二十年前,他像一匹脱缰的野马,独自骑马踏上了归途。这里的“匹马”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的孤独与豪情。
诗句 华阴风雨 我有奇珍玉井莲,携来旧地证前缘。 洗头盆水一弹指,散作甘霖洒大千。 译文 华阴的风和雨是我的珍宝,它们来自我的故乡,证明我与故乡有着不解之缘。 我用洗头盆中的水滴在地上,像弹指一样轻轻一弹,这些水滴变成了甘霖,洒在大地上滋润万物。 注释 1. 华阴:地名,位于中国陕西省渭南市,历史上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 2. 风雨:自然界的现象,常代表变化和无常。 3. 玉井莲
自从坠马艰脚力,密迩灵山阻登陟。 青衣江上雨初晴,遥见云端苍翠积。 舟人谓是峨眉峰,相距百里了可识。 我目顿挟心神往,八十四盘以亲历。 奇标独出五岳外,睥睨中原亘西极。 上拄九重真宰座,中罗亿万神鬼宅。 蚕丛能自立区宇,精爽先造此岩壁。 江湍如驽舟如箭,俄顷南下几曲折。 忽失遥峰不可寻,但见平峦障空碧。 由来贤杰在高远,反为卑近宵小隔。 我初感之三叹息,继思显晦理亦得。 至人可望不可亵
二十年前匹马行,三峰向我最分明。 而今隐约风云里,只听群仙笑语声。
去年华岳停鞭处,饱看莲花第一峰。 白下今来几萍梗,青阳又见九芙蓉。 愁心江上云千叠,残梦天涯路万重。 赖有名山作奇状,经过时为破尘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