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幼春山中岁暮杂感六首

风物婆娑天一涯,岁华虽晚不须嗟。
梅和雪折香盈手,橘带霜尝冷溅牙。
北户号寒虫唧唧,南荣向暖鹊楂楂。
闲愁触拨知何限?
落日闻吹出塞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和幼春山中岁暮杂感六首是北宋时期文学家苏辙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作者在王安石变法期间,由于反对变法,被罢免了官职,被迫离开京城,隐居在颍州。因此,这首诗也是诗人晚年的一种寄托和抒发情感的方式,体现了他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

这首诗共六首,每首都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其中,第一首主要描述了作者在山中的孤独与寂寞,通过对比山中的静谧与官场的喧嚣,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山居生活的向往。第二首则以自然景物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与无奈,以及对未来命运的担忧。第三首通过描述四季的变化,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第四首则是诗人对自己一生经历的回顾,以及对未来的展望。最后一首则通过对古人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期望。

《次韵和幼春山中岁暮杂感六首》是一首充满哲理性和情感的诗歌,它不仅反映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和生活经历,也体现了他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