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香水院遗址

石厂三五峙,言是香水院。
香水从何来,杏花了不见。
闻说辽宫人,夜镫洗残砚。
风瀹朱砂泉,春烟微雨变。
至今水尚温,残滴流佛殿。
我昔跨驴至,青苍石一片。
柴扉扃莫开,呢喃出双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法式善是清代诗人,而非文学作品《寻香水院遗址》的作者而《寻香水院遗址》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作品,由法式善所作。以下是关于《寻香水院遗址》的相关介绍:

  • 作者简介

  • 法式善(1736—1804年),清蒙古正黄旗人,字开文,号时帆,乌尔济氏。他是乾隆四十五年进士,授检讨,官至侍读。其藏书丰富,尤其擅长收藏法书名画,曾从《永乐大典》中抄录宋元人集一百三十家。法式善生平熟悉朝章典故,有《陶庐杂录》、《清秘述闻》、《槐厅载笔》、《存素堂集》等著作。

  • 作品原文

  • “石厂三五峙,言是香水院。香水从何来,杏花了不见。闻说辽宫人,夜镫洗残砚。风瀹朱砂泉,春烟微雨变。至今水尚温,残滴流佛殿。我昔跨驴至,青苍石一片。柴扉扃莫开,呢喃出双燕。”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香水来源的探索以及与历史人物辽宫人的关联,展现了作者对历史遗迹的深切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 “石厂三五峙,言是香水院。香水从何来,杏花了不见。闻说辽宫人,夜镫洗残砚。风瀹朱砂泉,春烟微雨变。至今水尚温,残滴流佛殿。我昔跨驴至,青苍石一片。柴扉扃莫开,呢喃出双燕。”此诗通过细腻的描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历史感的场景,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艺术眼光。

《寻香水院遗址》不仅展示了法式善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清代社会的历史风貌和文化背景。对于热爱文学和历史的读者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次阅读体验,更是一次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机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