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 勃海遇风,翼晨舟抵大沽口,潮退阻沙,乘渔艇泛海至塘沽,已夜午矣

转舵芝罘侧。蓦西风、欢催飓母,横吹海立。前阵排樯连后劲,万斛舟腾一叶。高涌自、潮头轻掷。黯淡斜阳云隙漏,映天容、如墨涛如雪。喜夺命,蛟龙窟。
神沙衣带横天末。障回澜、黄流互搏,五河并力。招得渔舟低掠燕,倚枕中宵摇兀。荡双桨、前无空阔。七二湾环行渐近,傍平滩、灯火人声合。踏芒屐,痕犹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金缕曲·大沽遇风,乘舟泛至塘沽》是近代词人陈去病所写的一首词作。这首词通过描写词人乘舟在大沽口遇风遇险的惊险经历,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与担忧以及对个人生死安危的淡然态度。

在这首词中,陈去病巧妙地运用了“潮退阻沙”这一自然景象,寓意着国家面临危机时的困境。他乘坐渔船在海上航行,遇到了大沽口的大风大雨,船只被阻在沙滩上,无法前进。这种遭遇让人感到无助和危险,仿佛词人自己也被卷入了一场巨大的风波之中。

词人并没有因此而陷入绝望,反而以冷静的心态面对这一切。他选择在狂风暴雨中继续航行,最终成功抵达了塘沽。在这个过程中,词人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金缕曲·大沽遇风,乘舟泛至塘沽》是一首充满爱国情怀的词作。它通过描绘词人乘舟在大沽口遇风遇险的经历,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与担忧以及对个人生死安危的淡然态度。同时,这首词也展现了陈去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才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