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 · 上元

夜来寒渐消,春嫩冰初裂。好趁月团圆,正是灯时节。
盛游今已非,箫管成衰歇。不见旧时镫,冷却良宵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生查子·元夕》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一首词作,创作于北宋时期。该作品以元宵节为背景,细腻地描绘了元宵夜晚的繁华景象和作者与情人之间的情感纠葛。下面将从多个角度对这首词进行介绍:

  1. 作品原文:《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2. 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具有显著成就。其散文说理明晰,抒情雅正;诗风平易流畅,意境深远,与宋初诗人王禹偁齐名,并称“欧王”;其词风格婉丽,与同时期的柳三变齐名,共同代表了一种婉约的文学流派,世称“欧苏”。其著作有《欧阳文忠公集》、《新五代史》、《泷冈阡表》等。

  3. 作品鉴赏

  • 情景交融:词的上片回忆去年的元夜之景,通过“灯如昼”、“月上柳梢”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热闹而浪漫的氛围,为下文的感情抒发做铺垫。同时,下片则转折到现实的遗憾,通过“不见去年人”和“泪湿春衫袖”,表达了对恋人离别的哀伤和无法释怀的心情。
  • 情感真挚: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将个人的情感经历与自然景观巧妙结合,展现了作者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对爱情的深刻理解。尤其是最后一句“泪湿春衫袖”,更是将作者内心的悲伤和无奈表达得淋漓尽致,使人感同身受。

《生查子·元夕》不仅在艺术表现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而且在思想内容上也具有一定的深度,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