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 · 前题菊花担

泉明采后有遗芳。处处作重阳。蟹紫更花黄。尽朝市朝忙夜忙。
爱花人去,识花人少,洋菊尽梯航。拣尽担头香。问孰是陶家旧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太常引·前题菊花担》是现代诗人姚华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详细介绍该作品的内容:

  1. 作品原文
    泉明采后有遗芳,处处作重阳。蟹紫更花黄。尽朝市朝忙夜忙。爱花人去,识花人少,洋菊尽梯航。拣尽担头香。问孰是陶家旧妆。

  2. 诗词赏析

  • 意象描绘:词中“泉明”和“蟹紫”作为自然元素被用来描绘季节与色彩的变换,“花黄”和“梯航”分别代表了菊花的颜色和其带来的文化影响,通过这些具体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菊花的喜爱和赞美。
  • 情感表达:诗中不仅展现了对菊花的赞美,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忙碌都市生活的感慨,以及在繁忙中仍不忘欣赏自然美景的态度。
  • 艺术特色:姚华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整首词既富有画面感又饱含情感,展现了中国传统诗词的艺术魅力。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姚华(1876年—1959年),字梅伯,号石翁,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诗人、文学评论家,也是新格律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一生经历了晚清到民国时期的社会变迁,见证了中国文学的发展和变革。
  • 文学成就:姚华在诗歌创作上具有很高的成就,尤以其新体诗见长。他的作品中既有对传统诗词形式的继承,也有对现代诗歌形式的探索,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革新精神。

这首《太常引·前题菊花担》不仅展示了菊花的美丽和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还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对美的深刻感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和价值,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世界和思想境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