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 春晴,拟前人

霎雨驱寒,霁烟开旭,布满众芳。念华如人意,欣荣炫锦,天怜莺老,促晓调簧。尽日杨花榆荚外,尚时趁余红霏更忙。田野趣,已鸣鸠乳燕,清昼初长。
而今淡怀乍省,纵晨熹夜烛,追赏流光。奈远山当户,初葵向日,绿芜明野,芳草思乡。马竞蹄尘游尽兴,又青青梅子苍更黄。晴日在,恨芳菲未拾,春去空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沁园春·春晴,拟前人》是一首由近现代诗人姚华创作的词。这首词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而且在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上也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独特的审美追求。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诗词原文:《沁园春·春晴,拟前人》是近代著名文学家姚华创作的一首词,全诗如下:
    霎雨驱寒,霁烟开旭,布满众芳。
    念华如人意,欣荣炫锦,天怜莺老,促晓调簧。 尽日杨花榆荚外,尚时趁余红霏更忙。
    田野趣,已鸣鸠乳燕,清昼初长。
    而今淡怀乍省,纵晨熹夜烛,追赏流光。 奈远山当户,初葵向日,绿芜明野,芳草思乡。 马竞蹄尘游尽兴,又青青梅子苍更黄。 晴日在,恨芳菲未拾,春去空伤。
  2. 诗词赏析:《沁园春·春晴,拟前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与变化,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哀愁与不舍。其中“霎雨驱寒,霁烟开旭,布满众芳”三句描述了春天天气的突然转变和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念华如人意,欣荣炫锦,天怜莺老,促晓调簧”则进一步描绘了花儿的美丽及其与人的情感相通之处;“尽日杨花榆荚外,尚时趁余红霏更忙”则表现了春花落英缤纷、繁盛一时的景象。
  3. 作者介绍:姚华(1876-1930),字重光,号茫父,生于贵州贵筑(今贵阳)。光绪二十三年(1897)中举人,三十岁(1904)中进士,后授工部虞衡司主事,留学日本,归国后曾任邮传部船政司主事、参议院议员、北京女子学校校长等职。姚华的生平和作品展示了他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多方面成就。他的诗词曲书画碑版古器及考据音韵等多方面才华均得到了广泛认可,其诗歌也多反映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及个人情怀。
  4. 创作背景:姚华身处清末民初这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中,他的文学作品既承载着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切,又体现了个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创新。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受到关注,而且对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沁园春·春晴,拟前人》不仅是姚华文学创作中的代表作之一,更是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重要财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能够领略到古代文人的艺术魅力,还能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