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山至孝感道中

山光异远近,间若重楼花。行人度高下,起落波中槎。
足迹未辨郧随国,半生左史窥浮夸。义阳关南出鸟道,纵观苍壁澄朝霞。
野田茅屋秋未冷,高藤翠木樛相加。千峰南尽出江面,一鸟东可投吾家。
上游势已据荆郢,左肱曲更招蕲巴。胸吞云梦不芥带,囊括汉国无离𠇗。
宜有奇才表荆楚,不然深谷逃麇。惜哉我行不得遇,翩翩且逐投林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应山至孝感道中》是晚清诗人何绍基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属于近体诗中的五绝。

作者简介

原题

应山至孝感道中偶作。时为同文馆监生,适归故里也。
何绍基(1799年—1848年),字子贞,号东洲、蕉窗客等,又号秋水老人、西河外史等,晚清诗人、书法家,与赵之谦并称“浙派书家双璧”,其书法在清代为时人所推崇。

作品原文

应山至孝感道中偶作。时为同文馆监生,适归故里也。
秋色萧条满路岐,行人独向晚来迟。
云深未觉西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