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光异远近,闲若重楼花。
行人度高下,起落波中槎。
足迹未辨郧随国,半生左史窥浮夸。
义阳关南出鸟道,纵观苍壁澄朝霞。
野田茅屋秋未冷,高藤翠木樛相加。
千峰南尽出江面,一鸟东可投吾家。
上游势已据荆郢,左肱屈更招蕲巴。
胸吞云梦不芥蒂,囊括汉国无离𠇗。
宜有奇才表荆楚,不然深谷逃麇䴥。
惜哉我行不得遇,翩翩且逐投林雅。
【译文】
山色不同远近,像层层楼阁的花。
行人高低起伏,如同水上行槎。
足迹未辨郧随国,半生左史窥浮夸。
义阳关南出鸟道,纵观苍壁澄朝霞。
野田茅屋秋未冷,高藤翠木樛相加。
千峰南尽出江面,一鸟东可投吾家。
上游势已据荆郢,左肱屈更招蕲巴。
胸吞云梦不芥蒂,囊括汉国无离𠇗。
宜有奇才表荆楚,不然深谷逃麇䴥。
惜哉我行不得遇,翩翩且逐投林雅。
【赏析】
应山到孝感的一段路程,作者用“应山至孝感道中”作题来概括其行程,诗的首联点明地点和时间,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山光异远近”一句,描绘了一幅山水交融的画面。远处的山峦色彩斑斓,近处则显得更加细腻。诗人以“闲若重楼花”来形容山的形态,形象地描绘出山的层次和立体感。这一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如诗如画的仙境之中,令人陶醉不已。
第二联,诗人以“起落波中槎”形容行人在行进过程中所见到的不同地貌,生动而富有画面感。这种景象不仅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也体现了诗人对旅行途中风景的热爱和欣赏。
第三联,诗人通过对足迹和历史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他曾经走过许多地方,但始终无法忘记故乡的美好。这一联中,他通过“足迹未辨郧随国”来表达自己的迷茫和困惑,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而“半生左史窥浮夸”则揭示了他的历史知识和学问,暗示了他曾经担任过左史之职,并以此为傲。
第四联,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希望生活能够像自然界一样美好而充实,也希望能够像鸟儿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
最后两联,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抱负。他希望能够像荆、楚地区那样具有特殊才能和成就的人一样,成为一位杰出的人物。同时,他也提醒了自己不能因为过于沉迷于山水之间而忘记了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山水、旅行和生活等方面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望。同时,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文人的独特气质和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