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西望巴山连,大江出空如堕悬。
奔流一抺蹙沧海,大别黄鹄横障天。
导江至此一夹束,潆洄衣带高楼前。
忆昔赤乌始筑邑,凭轩雷鼓空江填。
此闲开势自明远,钓台樊口谁能贤。
一朝金雁瘗吴郡,何殊繐帐临漳川。
高楼千载几兴复,传芭士女徒哀怜。
因山命名义自当,俗说讵可丹青传。
虞翻地下应大笑,孰逢黄鹤骑飞仙。
我闻谯郡戴仲若,往往野服从䰻畋。
仙人母乃即此是,惜哉林壑空苍烟。
农部腹中有武库,瘴乡幕府尝周旋。
罙入深穴缚虎子,欲效左手如羊牵。
正当千里纵黄鹄,岂将一渚从栖鸢。
嗟余年往道亦废,顾思暇豫偷安便。
陪君欲鼓潇湘柁,湖南未到秋云边。
汉口暮见楼雉影,江风晓踏蛟龙涎。
晴空孑孑上反宇,天幕澹澹垂重渊。
无心坐见白云灭,屹立惟有苍山坚。

登黄鹤楼次补山韵

夷陵西望巴山连,大江出空如堕悬。奔流一抺蹙沧海,大别黄鹄横障天。导江至此一夹束,潆洄衣带高楼前。忆昔赤乌始筑邑,凭轩雷鼓空江填。此闲开势自明远,钓台樊口谁能贤。一朝金雁瘗吴郡,何殊繐帐临漳川。高楼千载几兴复,传芭士女徒哀怜。

注释:夷陵:今湖北省宜昌市。巴山:指大巴山。大江:长江。“坠”:倾斜。沧海:大海。大别:湖北与江西交界处的一座大山,即大别山。“垂”:环绕。“襟带”:衣带。“凭轩”:倚靠窗前。“赤乌”:三国时吴王孙权年号。“金雁”:指吴王孙皓,字元宗,曾于建业(今南京)作大牢,把吴国降将张异、许慈等人关起来。“繐帐”:用彩色丝织品做成的帐子,比喻豪华的居处。“千载”:一千年。“传芭”:相传汉高祖刘邦在沛县(今属安徽)时,曾到过这里。“吊”:凭吊。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登黄鹤楼所作。诗中对黄鹤楼和周围的自然风光,作了热情的赞美和描绘,同时也抒发了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全诗语言流畅,感情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我闻谯郡戴仲若,往往野服从䰻畋。

仙人母乃即此是,惜哉林壑空苍烟。

农部腹中有武库,瘴乡幕府尝周旋。

罙入深穴缚虎子,欲效左手如羊牵。

正当千里纵黄鹄,岂将一渚从栖鸢。

嗟余年往道亦废,顾思暇豫偷安便。

陪君欲鼓潇湘柁,湖南未到秋云边。

汉口暮见楼雉影,江风晓踏蛟龙涎。

晴空孑孑上反宇,天幕澹澹垂重渊。

无心坐见白云灭,屹立惟有苍山坚。

注释:谯郡:今安徽亳州一带。“䰻”同“畋”,打猎。“罙”:同“阱”。“虎子”:一种小兽,也作虎豹的代称。“左”:左手。“羊”:指羊群。“道”:路。“暇豫”:闲暇无事的样子。“渔竿”:钓鱼用的长竿。“棹”:船桨。“湖南”:泛指洞庭湖一带。“楼雉”:指黄鹤楼。“鹜”:鸟名,这里借指水鸟。“蛟龙涎”:指江中的水蛇,这里借指江水。

赏析:诗中提到“渔竿”(即钓鱼的竹竿),说明诗人曾在此地钓鱼。又提到“渔舟”,“渔人”,说明他曾经在此处游玩。此外,诗中提到“江风”,说明他曾经在此处观景。最后,诗中提到“晴空”,说明他曾经在此处观日出。这些细节都表明,诗人曾在黄鹤楼附近生活过,并且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