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林围一岭,古寺仰白日。
客来亭午后,峰阴落崷崒。
山巅长风起,鼓荡四萧瑟。
寒声沈溪涯,激转久未毕。
老僧寂来对,坐石邈悽慄。
延登佛阁望,清湘隔林出。
雉堞带洲斜,帆樯转云疾。
此身偶南寄,天光正东溢。
新霜倏已零,斑驳青林密。
殿角两鬣松,风雨失俦匹。
惟有石闲泉,澄泓总如一。
前贤杳无见,来者怅难必。
试将万古怀,移问金仙术。

【注释】

万林围一岭:指四周林木丛生,环绕着山岭。万林,周围很多树林。

古寺仰白日:古老的寺庙面向太阳。仰,面向。

亭午后:亭子中午时分。亭子,古代的一种建筑,供人休息或观景。

峰阴落崷崒(zù):山峰的阴影落下,显得峻峭而陡峭。崷崒,形容山峰的陡峭。

长风起:一阵大风刮起。

萧瑟:风吹草木发出的声音。

寒声沈溪涯:寒冷的风声在河岸边回荡。

凄慄(lì):因恐惧、悲伤而发抖。

老僧寂来对:年长的和尚静静地对着我。寂,安静。对,面对。

清湘隔林出:清晰的江水从树林中流过。清湘,清澈的湘江。

雉堞(zhì dié),古代城上所建的矮墙,形似鸡冠,所以又称作“鸡栖”。带洲斜,指城墙沿着河流向一边倾斜。

帆樯转云疾:帆船和桅杆在天空快速地移动。

此身偶南寄:我偶尔来到南方寄居。此身,指自己的身体或身体所在的地方。

天光正东溢:阳光正从东方照射进来。

新霜倏已零:突然降下的新霜已经融化。倏,忽然。已,已经。零,消失。

斑驳青林密:青翠的树林里出现了斑斑点点的霜雪。

两鬣松(liè):两个尖角像狼鬃的松树。鬣,兽类的鬃毛。

惟有石闲泉,澄泓总如一:只有那石头上的泉水依然清澈平静。澄泓,清澈的水波。总如一,始终如一。

前贤杳无见:过去的贤人早已看不到了。杳无,杳然不见。

来者怅难必:来的人很难确定他的未来。怅,怅恨。

金仙术:金色的仙人法术。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归隐期间。全诗以写景为主,通过景物的变化抒发作者的感情。开头四句写岳麓寺周围的山林景色,突出寺在万木之中的特异位置;中间六句写寺院的静景,着重表现寺院的幽僻与寂静;后面八句写山中的风雨景象,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最后二句则抒发了诗人对于世事的感慨与无奈。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优美,语言清新自然,富有诗意。

首联两句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万木环抱中的岳麓寺显得十分独特和引人注目。”万林围一岭”,用数量词强调了周围树木的数量之多,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古寺仰白日”则进一步突出了寺庙的古老与庄严,以及其在日光照耀下显得更加耀眼的形象。这两句不仅描绘出了岳麓寺所处的自然环境,也暗示了这座寺庙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价值。

颔联两句转向描绘寺院内的静态景象。”亭午后”描绘了夕阳下亭子的宁静氛围,”峰阴落崷崒”则形象地描述了山峰在夕阳余晖下显得更加峻峭和壮观。这两个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禅意的山水画卷,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和谐。

颈联两句则是通过对风雨变化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观和变化无常的特点。”山巅长风起”描绘了风在山顶上的肆意吹拂,”鼓荡四萧瑟”则进一步传达了风势的强劲和带来的萧瑟之感。这种描绘不仅展示了自然的力量,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敬畏之情。尾联两句则转入对人的感叹。”老僧寂来对”描绘了岁月流转中人们对老僧人的感慨与敬仰,”坐石邈凄栗”则描绘了他们在石上静坐时的心境,既有对佛法的虔诚也有对生活的淡然。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载体,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生活和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和深刻表达。它不仅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篇,更是一首蕴含丰富哲理和人文情怀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