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云飘烈风,盘石压其上。
后踵倚绝壁,前趾踏惊浪。
老松奋壑底,长鬣仡相向。
结构托翠微,丹青昔何壮。
元武盛严卫,仿佛动幽怆。
好从神霄淫,迹自宗藩创。
神理有诞欺,人事阅兴丧。
衡岳百里外,隐然出南望。
吾闻董炼师,玉颜故无恙。
解带逝从玆,将入青霞访。
【注释】
铁瓦:即铁瓦宫,又称铁瓦寺。在四川峨眉山顶。元武:指元代名将兀良合台,他曾驻兵于此,建有重楼复道的铁瓦宫,后改称铁瓦寺。严卫:严密的守卫。宗藩:指南宋末年,蒙古军南侵,宋将张世杰等曾驻兵于此。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是作者对铁瓦殿的赞美之作。
首二句写山中环境之险峻:铁瓦殿就座于崇山峻岭之中,四周被云海和怒涛环绕。“寒云”句点明时间是在寒冷的冬日;“盘石”句则写出了铁瓦殿所在地势之高。这两句为全诗铺垫了气氛,也为下文描写铁瓦殿之雄伟气势做了铺垫。“后踵倚绝壁,前趾踏惊浪”这两句写铁瓦殿的地理位置及其周围景色,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铁瓦殿依山傍水、隐没于群峰之间的宏伟景象。“老松奋壑底,长鬣仡相向。”这两句写铁瓦殿周围的树木,以树喻人,既表现了铁瓦殿周围树木葱郁苍翠,又烘托了铁瓦殿的古老沧桑和威严庄重。
接下来四句写铁瓦殿的建筑特点:它结构奇特,巍峨耸立,犹如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它坐落在青山翠竹之间,仿佛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它的建筑风格独特,色彩斑斓,宛如丹青所绘。这四句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绘了铁瓦殿的雄姿。
最后六句写铁瓦殿的历史背景:元初名将元武曾在此地驻兵,后来铁瓦殿成为元代名将兀良合台的行馆,后来又改称为铁瓦寺。这些历史故事不仅增添了铁瓦殿的传奇色彩,而且反映了铁瓦殿的悠久历史。
【译文】
铁瓦祠
寒冬寒云飘荡烈风来,铁瓦之上巨石压其身。
背靠悬崖脚踩惊浪起,头顶松树傲视狂风狂。
铁瓦祠周围的老松奋力挺拔,长鬣相向昂然屹立不动。
铁瓦祠结构奇特,仿佛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昔日的辉煌难以忘记。
元代名将元武在此驻守严卫森严,似乎令人动情让人悲凉。
好让神仙去游览,自己却只能从宗藩开始。
世间的道理往往不真实,人事的兴衰更是无法预测。
远处的山峰隐现在视野之外,隐隐约约出现在南方的天空。
我听说董炼师玉颜如旧,没有受到任何损伤。
解开衣带离开这里,准备进入青霞山寻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