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云楼

我生也有涯,怡情惟涧谷。
既辟一廛居,还爱二分竹。
何以伴此君,庭宇秀花木。
筑楼倚高梧,秋光压栏绿。
小亭环石径,藓痕缭而曲。
峰隅隐碧桃,篱畔散黄菊。
轩光写月容,廊回射霞旭。
心旷得天游,邈与清景逐。
不堪持赠君,独寐矢薖轴。
孰来数晨夕,白云檐际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怡云楼》是清代诗人查元称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以“怡情惟涧谷”为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以下是具体介绍:

  1. 创作背景
  • 《怡云楼·我生也有涯》作于清朝。
  • 查元称通过描绘怡云楼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1. 诗歌原文
  • 我生也有涯,怡情惟涧谷。
  • 既辟一廛居,还爱二分竹。
  • 何以伴此君?庭宇秀花木。
  • 筑楼倚高梧,秋光压栏绿。
  • 小亭环石径,藓痕缭而曲。
  • 峰隅隐碧桃,篱畔散黄菊。
  • 轩光写月容,廊回射霞旭。
  • 心旷得天游,
  1. 诗句赏析
  • 诗中“筑楼倚高梧”描绘了一幅高耸入云、俯瞰四周的景象,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和对高处风景的向往。
  • “秋光压栏绿”中的“秋光”暗示了季节的变迁,而“栏绿”则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植物色彩。
  • “何以伴此君?庭宇秀花木”表现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1. 艺术特色
  • 查元称的诗注重情感的表达,善于捕捉自然景物中的美,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观紧密相连。
  •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浮云”、“层岩”等,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性和深度。
  1. 历史影响
  • 查元称的《怡云楼》在当时受到一定程度的赞誉,被视为反映文人雅士生活情趣的佳作。
  • 该诗也体现了古代文人追求自然和谐、内心宁静的审美情趣,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和启发作用。

可以看出《怡云楼》作为一首诗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更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