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舍闻钟

劳劳枕席未曾宁,数到残更侧耳听。
一似晨钟催早起,不知孤客夜常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客舍闻钟》是一首清代的诗,作者是查梧,字仲士,号蔼吉。这首诗通过对客舍中夜晚听到的钟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深夜独居时孤独寂寞的情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查梧,原名相,字仲士,号蔼吉,宛平(今北京市)人。他是一位擅长兰竹艺术的文人,有蔼吉诗藁传世。
  2. 诗歌原文:《客舍闻钟》这首诗以“劳劳枕席未曾宁,数到残更侧耳听”开篇,描绘了诗人夜半时分,无法入眠,只能侧耳倾听外面传来的钟声。接着,“一似晨钟催早起,不知孤客夜常醒”,形象地比喻了钟声如同清晨的闹钟,催促人们早早起床,而诗人作为一位游子,却在这样的钟声中彻夜难眠,感到孤独和不安。
  3. 诗歌内容:这首诗不仅是对夜晚钟声的直接描述,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映射。通过这种独特的视角,诗人展现了一种深深的孤寂感和对故乡的思念。

《客舍闻钟》不仅仅是一首诗,它还承载了丰富的情感和文化内涵。对于喜爱文学的人来说,这首诗是一个值得品味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