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劳枕席未曾宁,数到残更侧耳听。
一似晨钟催早起,不知孤客夜常醒。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情感,并赏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概括出答案要点。本题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当,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劳劳枕席未曾宁”,意为夜不能寐,辗转反侧;“数到残更侧耳听”意为听到更鼓的声音便起床走动,听到更鼓声的次数多了,就起来走走,听听,看看外面的情况。“一似晨钟催早起”,即像早钟那样叫醒我早早起床。“不知孤客夜常醒”,即不知道我这个孤独的客人在夜晚常常睡不着觉。此为倒装句,前半句的主语应放在后半句的前面。诗人以“晨钟”自比,说自己像被“晨钟”唤醒一般,不得不早早起床。“孤客”指作者自己,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羁旅愁思。
【答案】
(1)译文:夜里睡不着觉,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听到更鼓的敲打便起身走动,听到更鼓声的次数多了,就起来走走
,听听,看看外面的情况。就像那早晨的钟声把我叫醒一样,不得不早早起床。
(2)注释:①客舍:旅店。②闻:听见。③劳劳:形容辗转不安的样子,此处借形容心绪不宁。④未:没有。
(3)赏析:这首诗写诗人旅途中夜不能寐的情景,表现了诗人的羁旅之愁。首句“夜不能寐”,直陈其事
,次句用“数”字点明诗人彻夜未眠的原因。三句以钟声比喻自己的思绪,形象地写出了自己内心的苦闷
。四句写诗人听到更鼓声而起身走动,表现出他因思乡而失眠的心情。整首诗运用了拟人化的修辞手法,将
“闻钟”“起行”两个动作生动地展现出来,使读者仿佛看到了诗人夜不能寐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