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高台夜坐怀无可

日落水烟起,茫茫连岸白。
褰裳陟高台,凉月皎秋夕。
古人不我待,露气沾瑶席。
忽忆龙眠叟,远引就禅寂。
桂岭旧担簦,匡庐复飞锡。
游咏与之俱,屡折登山屐。
劝我学无生,危言同振溺。
心迹未能并,出处尚狼藉。
解带思同游,天末久离析。
人生无老少,皆为天地客。
东望海门深,南睇江云碧。
岩壑留清晖,皓歌伤往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妙高台夜坐》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收录于《全唐诗》卷六百二十三。此诗为作者晚年之作,抒写自己在妙高台上独步而立、凝望无尽的宇宙与人生的感慨和忧愤之情。
诗歌开篇即以“妙高台夜坐”起笔,描绘出一幅幽静清冷的画面:夜晚时分,诗人独自一人站在妙高的山顶上。这里的“妙高”,既指山名,也象征着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而“夜坐”的场景,则营造了一种寂静、孤独的氛围。
接着,“月落乌啼霜满天”一句点明了时间与环境:月亮落下,乌鸦在哀鸣,天空被霜覆盖。这句诗不仅描绘出一幅凄清冷寂的画面,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忧愁。

“独坐幽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