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陵秋日留别王茨庵

江南秋正好,江北人初别。
芦花满面飞,孤棹波中咽。
揾泪指归云,夕流帆影灭。
鱼鸟见留连,西风吹断绝。
苏李当此时,那能心不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秣陵秋日留别王茨庵》是清代诗人纪炅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深情。

诗中“江南秋正好,江北人初别”勾勒出了一幅江南秋色与江北人的分别图景。在江南,秋季正是收获的季节,而江北的人们此时也踏上了离别的旅程。这种对比不仅描绘了地域的差异,也体现了时间的流转与人生的变迁。

诗中的“芦花满面飞,孤棹波中咽”描绘了一幅秋日江边送别的生动画面。芦花漫天飞舞,仿佛在空中编织着离别的哀愁;孤舟在波涛中摇曳,似乎承载着离人的无尽思念。这种景象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不舍,同时也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

诗句“苏李当此时,那能心不结”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对友情的珍视。苏子由和李之仪两位文人墨客都在此时别离,使得作者更加感慨人生的无常和友谊的珍贵。

《秣陵秋日留别王茨庵》不仅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诗歌,也是一首富有哲理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更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友情和离别的独特感悟,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共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