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出建康来,形胜斯为最。
江行千里馀,耸见大都会。
天堑抱城边,云墉枕水外。
襟带控中流,烟寰郁苍荟。
远峰江上观,袅袅若阴霭。
何处皖公山,天末辨螺黛。
咫尺拦江矶,作此江上塞。
惜哉视不真,隐跃鼋鼍背。
独塔凌长空,波涛涌淜湃。
去去不移时,回舵见城内。
泊安庆城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泊安庆城南》是清代诗人洪繻创作的一首古诗。
这首诗作以“自出建康来,形胜斯为最。”开篇,描绘了诗人从建康出发,沿途所见的壮丽景色。随后,“江行千里馀,耸见大都会”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长江沿线的繁华景象和城市的雄伟。接着,“天堑抱城边,云墉枕水外”两句展现了长江天堑与城市相依相伴的地理特点,以及城墙和云梯等建筑在水边的轮廓。“襟带控中流,烟寰郁苍荟”则表达了诗人对这座城市作为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的高度评价。最后,“远峰江上观,袅袅若阴霭”一句,通过对远峰在江面上的朦胧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感觉。“何处皖公山,天末辨螺黛”则是诗人在江边寻找皖公山时所见到的景象,以及通过辨认远处山峰的形状,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咫尺拦江矶,作此江上塞。惜哉视不真,隐跃鼋鼍背”则反映了诗人在江边停留时的所见所感,以及对自然美景无法全面观赏的遗憾。“独塔凌长空,波涛涌淜湃”两句则描绘了塔楼高耸入云,江面上波涛汹涌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诗的末尾,“远峰江上观,袅袅若阴霭”再次强调了江上的景观,而“何处皖公山,天末辨螺黛”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山峰的探寻和对自然界的好奇。整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敏锐的观察力。